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钱能解决无知吗?知识付费那些坑

钱能解决无知吗?知识付费那些坑

作者: 每日读书联播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11:47 被阅读0次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群人,叫门客。

他们凭着一技之长,到贵族家打工,包吃包住。有会偷鸡摸狗的,有会当刺客的,也有能出主意的;还有一种,啥也不干,专门给有钱人说书。

这种雇佣方式发展到今天,得了一个洋气的名字——知识付费。高晓松、罗振宇等大咖皆以门客自居。

当然,如今花钱买知识已经不是贵族的特权了。

2016年底开始,知识付费浪潮兴起,得到、分答、值乎、在行、微课等等,形式不一。只要你想学习,就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让一些行业内的精英为你传授知识。

但就像曾经鱼龙混杂的门客行业一样,知识付费也需要谨慎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知识付费的那些坑,以及如何花最少的钱,找到你的“门客”。

1.防止越买越焦虑

小编有段时间特别爱买书,觉得沉迷学习才能写出10W+!常常是一本还没看完,就看见了另一个大V推荐的书单,再接着买。久而久之,书堆积如小山,真正看完的没几本。

付费课程也是如此,我们往往是为自己的焦虑买单。

“7天学会”、“一小时成为”、“改变一生”......这些标题党是知识付费的常客,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强调阶层固化的时代,我们恨不得用一小时掌握一项技能,用三个月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像个减肥的姑娘,一口口吃出来的肉,想一夜变瘦。

而当课程占满列表时,我们才发现,真正获取的知识极为有限,更多的是焦虑的恶性循环。

所以,一旦课程的标题就利用了你的焦虑,一定要谨慎,毕竟大部分技能都是无法速成的。

2.警惕知识界的“江湖骗子”

以前有个国产剧,里面有这么一段剧情。

年轻的小两口都是“丁克”,但父母又着急抱孙子。于是,老太太出去找人开了个偏方,偷偷放进儿媳妇的饭里,三放两放,被发现了。儿媳妇很生气但也不敢造次,只能去做药检。

结果,这个所谓的“偏方”就是小米、红枣、枸杞、山楂......这些食材的组合,吃不好也吃不坏,而剧中的妈妈却为此花了几千块。

在知识付费市场,这样的江湖骗子可不少。

有些老师,自称某某概念的发明者,其实是将上个世纪就有的理论改了名字,却要收几百上千块,故弄玄虚。

远的不说,就比如“知识付费”这个词,我们上学就需要交学费,孔子办学都会收腊肉,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改变的只是消费者与知识传播者的关系。

因此,一旦一个课程的介绍中,有一些你从未听过的概念,不妨先查查这些概念的来源,说不定你自己就可以融会贯通了,不用花钱图新鲜。

3.二手信息或导致适得其反

小编的一个学霸朋友,以前是个蛀书虫。前几天我看到一本不错的书,向他推荐。结果这哥们儿一脸的自信,告诉我他在得到(逻辑思维旗下知识付费平台)上听过了。

然后,神秘兮兮地拿出了自己的付费音频,跟我分享。

不可否认,那段音频总结的确实非常好,但问题在于,它只概括了主讲人认为重要的内容。虽然省时间,但可能会错过书中真正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总是接收二手信息,放弃思考,就会得不偿失。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

有些付费专栏,确实来自知识大牛的分享,他们的见闻也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选择对自己最有用的课程。

首先,要买和自己最有关的口碑课程。

一个做运营的人,可能也喜欢摄影。一个码字儿的,可能也喜欢画画。

这时候就需要先购买最能解决自己痛点的课程,还可以要求自己,这门学完了就去买那门真正喜欢的。

通过这种推迟满足感的方法,可以规避我们囤课的焦虑。同时,选择课程表内容最适合自己的,或者评价最好的课程,避免花冤枉钱。

其次,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近几年,我们总是吐槽碎片化信息吃了我们的脑子。

昨天看了一篇公众号的文章,夸了日本人素质高,人与人之间多么礼貌,厕所刷的多么干净。今天又看了一篇文章,知道日本人坐公交都不爱让座,你开始断定鬼子就是不如中国。

类似的“口径不一”还有很多,久而久之,三观都不稳了。

因为碎片化信息不等于知识,它往往不交代前因后果,却显得不容置疑。就像夸日本厕所的文章,不会讲新津春子;吐槽让座问题的,不会介绍日本的“报恩文化”。很多付费课程也是如此,只有我们自己去追问,才能将信息真正转化为知识。

最后,用好付费知识。

学以致用的道理我们从小都懂,但大部分知识学完就忘。

小编也买过几个知识付费的课,听的时候觉得有用爆了,下课五分钟忘了一半,第二天觉得自己失忆了......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种便签法,既方便总结又能让知识有用。

不管看工具书还是听专业课,都可以准备三张便签。每结束一节可以在第一张便签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刚才的内容;第二张便签则用来写以前见过的,基于这个理论的案例;第三张便签则写这个知识对自己有什么用,比如自己可以根据这个理论在工作中做出哪些尝试和改变。

无论是付费渠道,还是免费渠道,知识没有捷径可走。渴望一飞冲天就像沉迷赌博,中彩者重,善终者寡。

你会为知识付费吗?你对知识付费的未来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相关文章

  • 钱能解决无知吗?知识付费那些坑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群人,叫门客。 他们凭着一技之长,到贵族家打工,包吃包住。有会偷鸡摸狗的,有会当刺客的,也有能...

  • 知识付费那些“坑”

    1. 这几天小罐茶又上了头条,老板杜国楹的过往经历被人挖了个底朝天。“智商税”又开始被人讨论。但客观的讲,如果把小...

  • 该不该找「罗胖」要回被骗的钱,知识付费让你变得更好了吗?

    知识付费,用购买知识来减轻焦虑 你听过「知识付费」吗?那些执着于通过知识付费来投资自己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小莫...

  • 知识付费能解决焦虑吗?

    前两天又在微信上听了一堂课,内容关于一个知识付费平台的推广。 毫不掩饰,我是冲着群主的知识变现经历去听的。在不到一...

  • 读书会感想 ‖ 花了360元参加读书会,我收获了什么?

    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你愿意为知识付费吗? 我是一个很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如果钱可以堆积知识,我愿意用尽我所有的金...

  • 到底该怎样读书?

    感恩遇见,这也是一位曾经为知识付费而焦虑的人。 知识付费没有对错,拿部分的钱去买他们多年的经验,或者走过的坑。 只...

  • 知识付费时代之借脑

    知识付费的坑与道 现在知识付费大行其道,貌似每一个人瞬间都可以拥有跨行,跨界的能力,知识触手可及。但钱烧得多了,才...

  • 看再多的鸡汤文,也解决不了你的焦虑

    今天我们学校校辩论赛的复赛的辩题是“知识付费能不能解决年轻人的焦虑”。 对你来说,你觉得知识付费可以解决你的焦虑吗...

  • 我思,故我在

    年少无知,受成功学蛊惑,迷失心智。成年以后,灌了无数鸡汤,无大成就。后来渐渐清醒,却入了知识付费的坑,这一失足,爬...

  • 不是付费知识不行,是你不行

    近两年,关于“知识付费”的讨论一直很热。一方面,很多购买“付费知识”的用户喋喋不休地批判知识付费的“坑”,抱怨付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能解决无知吗?知识付费那些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jw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