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年债重如山,心怵神不宁。
前两句来自古诗,后两句是我杜撰的。各取一句,权当文章的标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7370371/31c4495a0c6ec3cb.jpg)
近几年,回老家过春节,成了我的心病。
我犹如得了间歇性精神病的病人一样,每隔一年都要发作一次,虽只有十天半个月,但留给的伤害却是刻骨铭心,即使花上一年的时间,也始终无法抚平。
故乡下过几场雪,东莞也就跟着落几场雨,桥头的天气时冷时热,感觉像个孩子,翻脸比翻书还快。今天都还清风拂面,阳光不燥,穿个短衣短袖刚好,第二天拉开门,却是一阵冷风吹来,雨儿飞个不停,不感意外,但也只能慌慌张张回头,拿来雨具加件衣裳……
我知道,冬天已深,又到了过年的时候。
漂泊在外,期盼最久的事情就是回家,特别是回家过年,更是令人血脉喷偾张,心潮汹涌。只要是冬至过后,和我一样的游子就开始筹划着回家过年。
虽然现在的交通,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可比性,飞机,火车,轮船,高铁,私家车,各种类型的出行方式,把远方与故乡的距离拉近,但如我这样的穷人,也不是少数,却还在为一张小小的车票日焦夜愁。“春运”,两个字加据了一些紧张气氛,让没有回家盘缠的我更是心灰意冷。
想不回家过年,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但却没有一条理由能站得住脚,都是一些无奈、无能、无情的借口。
没钱,没时间,是两道硬伤。
回家过年,盘缠,礼品,人情,生活,七七八八的开支,加起来不可小觑。有钱的,可以任性一回,十天半个月,花费十万八万,感觉正常。没米的,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东挪西借,十天半个月,至少也得三五千,看似也合理。
一直以来,我都是归于“没米的”那类货色,几乎年年这个当口,都是愁眉紧锁,绞尽脑汁。
只能厚着脸皮,打电话,发短信,极尽媚俗,东拼西凑,才能筹够回家过年所需的费用。
即使于穷人最不值钱的时间,我也是忧心忡忡。
自从进了“欣仪”这个没有良心的企业,请假回家,成了一场战斗。特别是春节期间,更是“铁面包公”一枚,一点人情味也没有。
一张薄薄的请假条,承载了太多委屈与艰难,甚至有时候还伴随着尊严与眼泪。
前些年,三天的春节假期,让我们这些与故乡山远水远的游子,只能含泪遥望故乡,默默无语的祝福老家年迈的爹娘。
近几年,略略有些改变,但五天的假期,也是过于短暂。只能求嗲嗲,拜奶奶,使出浑身解数,把各种手段都用上,只为有一点宽裕的时间,呆在故乡,陪在父母,孩子身旁。
在钱的方面,任性一回,是断然不敢想的。即使小心翼翼,但还是经常会触碰到了花费的红线,来年,再打回转来东莞,只能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勒紧皮带过日子,但始终也无法填满那个窟窿。
如滚雪球一样,债是越来越多。过年消费,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过年,借钱,平时,还债,再过年,再借钱,再平时,再还债……
年,犹如一座山,挡着我人生的路上,想继续前行,只能勇敢攀登;债,犹如一座山,压在我孱弱的肩上,让我直不起腰,只能低头做人。
又到“过年”的时候,又是我发病的高峰期……
我有病,你有药吗?想弱弱的对“苍天”喊一嗓子,可终究还是没有胆量,其实,久病的嗓子,早已发不出声。
即使能“吼”一嗓子,也无济于事,只是为独自发愁的我壮壮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