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嚼菜根是个苦差,咬着硬吃的苦,还会塞牙缝。我们试一下与时俱进,打粉制胶囊、菜根涮火锅、泡酒、或许别有一番风味。
前集 二十九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
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本义:勤劳多思是一种美德,但太辛苦了,就无法使性情安适愉悦;
淡泊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性情过于枯燥就无法有利于人和事。
不止这句忧勤澹泊,菜根谭所述之礼义智信大体都是这个意思——不要多,不要少,只要刚刚好!
即中庸。大至三层意思:一、中不偏,庸不易;二、中正、平和;三、中指好用,庸同用。
我们现在指的就是不偏不倚、中和中正、不多不少致中和状态,两边都能兼顾,恰到好处,不走极端。
比如打扫房子,不扫会很乱,过度洁癖地追求整洁干净,会很累人。国家或公司出一个政务,不严无以为立;过严,强求万无一失,则太苦。
皆是求中庸,注意度。
可是这个度在哪儿?中庸还有一层意思为“好用,不远人,在百姓日用之间”。如果没有一个看得见的、适用的标准,如何能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等于没标准。
人做事常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一件事做完,第二层次是一件事做好,第三个层次一件事做到位。
可以用“预期”来表示其所处的状态,第一个层次对应是刚好符合预期、第二层次对应的是超出预期、第三个层次对应远远超出预期。
大部分人都只紧盯最后能达到哪个状态——结果怎么样了!
但是,决定做一件事后好与不好,不只是做得怎么样,更决定于你对这件事的主观感受。“太苦”、“太枯”、“适性怡情”、“济人利物”都是人的主观感受,自己的或是别人的。
影响人感受的主要是“预期”,而非结果本身。考试100分是满分,对于一个学渣,考及格就欢欣鼓舞;一个学霸,考了98分或许还会闷闷不乐。
幸福的来源往往不是把事件做了多少,而是他做的事情处于“预期”的哪个位置。
做同样一件事做到6成,如果预期是“自卑”的,对其就是结果。如果“自负”,对他来说等于没做好。这个“自卑”或“自负”是决定了人的幸福的根源。
勤劳和淡泊只是一种外化的表现形态,如果再考虑上人的主观因素,以此来讨论如果权衡,如果不偏不倚就有点为难了。千人千面,最后又回到原点——和稀泥,美名曰“中庸”。
有没有一种直观普适性的判断策略,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个中庸的“中”在哪儿?对一件事保持恰当的“自卑”和“自负”,这两者的“中庸”线是多少?
还真有,这个方法叫“37%规则!”
“37%规则”不是一个巧合的数据,是一个选择策略,是数学家们好不容易算出来的。实际上这 一个随机选择优化问题,1985年才被解决。有一本书。《指导生活的算法:人类决策中的计算机科学》对这个问题做了认真分析阐述。(Algorithms to Live By: The Computer Science of Human Decisions,作者是Brian Christian 和 Tom Griffiths。)
中庸问题也可以是一个数学问题。
我们小时候听过《捡麦穗》的寓言:一个人在一块麦田只只允许捡一个麦穗。最佳方案是在走过麦田再开始下手,只要看到比之前1/3茁壮的就可以拿下。
还有一个黄金分割点:0.618。
37%和这两个数似乎含有相同的基因。
对一件事采取自卑或是自负,本身就是一个策略选择问题,从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常说吃饭只吃七分饱;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爱一个人,做一件事,七分最和谐,十分就是极端.。世上任何事物和发展都是矛盾的,关键是找出矛盾的平衡点。在诸多可能性中找到最佳、最合理的选择。人的一切失误,无一不是‘过分’或‘不及’的后果”。我们对这个“过”和“不及”的解决之道就是:循“中庸”之道。
现在我们有了更清晰的界线:37%,或许可以视为“黄金分割”点。
碰到问题的时候,嘴里喊着要“中庸”、恰到好处、过犹不及这些口号解决不了问题。
比如你大学毕业22岁开始找对象,40岁之前结婚,根据37%法则,分割点在28.6岁。按37%法则,数学家建议是28.6岁之前为“观察期”,交往不结婚。交往过程中记住哪个最好。28.6岁之后,一旦遇到比之前那个更好的,立马拿下。
当然中间还会涉及到其它许多变量,如长的不好看,经济条件不好,被拒绝的概率高,那就要调整观察期;条件好就可以多等等。
用37%这个“黄金法则”或许可以解决这类“中庸”问题,即使不行,也能在无限可能的延伸线里面插支旗,立个标。
你要买一套二手房、二手车或者找一个对象结婚,都是选择策略。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选择,如果过于预期“自负”,房子就会被别人买走了,女孩就选择了别人。如果过于“自卑”,后面发现房子买贵了,觉得凭自己的条件或许还可以娶一个条件更好的女孩。
好东西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你到底要还是不要?我们一直在寻找那个“不过”亦无“不及”的选择。
“忧勤”、“淡泊”之类的抽象行为,很难量化。就如自信、谦卑、坚定这些品格,过于自信就是自负,过于谦卑就成了虚伪,过于坚定亦是死板。
我们很难在做某件事的时候用反应出来的品格特征量化地去“使劲”。让你自信到63%这个分割点就是最好的度,你也找不到这个点在哪儿,也不知如何去寻。
这个数字使我们知道有这个度存在,而不是别人问起来,一句高尚的道德评价:要中庸,适可而止。
别人问何时为“止”?中庸就是中间?这时你可以掏出这个37%的数来。
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没人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会怎么发展,以及所能采取的策略。
37%并不是让你在这个分割线处停止,而是到这个线的时候,要开始思虑改变策略了,也许这个“止”字该提上日程了。就像你过了28.6岁的时候,就该要认真考虑婚嫁问题了,你已经到了结束单身这个最佳分割线。数学策略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可能有人熬到35岁终于钓到了一个金龟婿呢。但是如果找到足够多的人,试验足够多次,你会发现这是最好的策略——让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帮你决策做参考。
即使到最后得到一个不满意的结果,你不会自我安慰式的感概“命中注定”,也不会因为错过了哪个最佳姻缘而后悔。
因为你使用了最佳的选择策略。不迷信中庸,不凭感觉,不盲目相信直觉判断和心理预设,你有一个客观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