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掰一掰的是凤仙郡一回。
话说师徒四人来到天竺外郡的凤仙郡,这城里民事荒凉,街衢冷落。凤仙郡那可真是惨。
原文,“连年亢旱,累岁干荒。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还有凤仙郡侯说的,“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要说这凤仙郡侯还真是个好官,凤仙郡遭遇这样的灾害,依旧守着这百姓,与他们一起受苦祈雨亢旱。比起某些地方当官的真是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唐僧就问徒弟,谁会祈雨的,给这凤仙郡百姓求一场甘雨。孙悟空猴急,一上来就夸了海口,大吹了一番。“祈雨有甚难事!我老孙翻江倒海,换斗移星,踢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那一件不是幼年耍子的勾当?何为稀罕!”这话都吹出来了,唐僧就叫他领榜去帮郡侯求雨。
孙悟空先是叫来了龙王讨雨,结果龙王不肯下。说没有玉帝的旨意,不敢私自下雨。还拿泾河龙王的事来推托。孙悟空知道事情应该不会那么简单了,因为这龙虽要按照玉帝的旨意下雨,但也还是会偷偷帮孙悟空下点雨的,这次态度这么坚决,肯定是上头出了什么事情。
孙悟空没辙,只好上天找玉帝。遇到迎接他的四大天师,孙悟空说明来意,四大天师就说那地方不该下雨,还说孙悟空多管闲事。孙悟空不管,执意要见玉帝。
玉帝就告诉孙悟空,因为凤仙郡郡侯推倒了斋天素供喂狗,口出秽言犯了冒犯之罪,所以要惩罚他。并在披香殿设了三件事,三事完了,才肯降雨。孙悟空到披香殿一看:一只拳头大的鸡吃一座十丈高的米山,一只哈巴狗舔一座二十丈高的面山,一盏明灯烤一把三四寸长的金锁(不是范冰冰)。等鸡吃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灯烤断了锁,才能下旨降雨。孙悟空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
只是因为推倒了供桌,把贡品给狗吃了,就要遭受如此灾难。还设了三件不可能完成的事。玉帝为什么要这么做?肯定不只是因为冒犯之罪。这个冒犯之罪就是玉帝找的借口,目地是弄死凤仙郡的百姓。
先看看这凤仙郡所在的位子,地处天竺郡外,就是佛教的势力范围了,并且非常靠近佛教核心。我们知道西游记就是佛道的斗争,玉帝如果想要背后捣一捣鬼,直接派神仙妖怪去做乱当然太招摇,很容易引起争端。刚好在浮游三界的时候,碰到凤仙郡侯这么个事,有了理由还不往死里整,这样如来也实在不好说什么,毕竟确实是郡侯冒犯在前。
事情最后玉帝让凤仙郡百姓都皈依向善,当然是让他们向佛的善,要是向道,这就真是明抢地盘了,也不符合取经一路宣扬佛法的规矩。于是凤仙郡的百姓全部烧香念佛,玉帝就下旨降雨。但这时候凤仙郡的百姓已被残害的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了。
凤仙郡的大旱,就是玉帝为了在佛教的势力范围,如来的面前打击要宣扬佛教的人。让如来和天庭的神仙看看他的手段。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的利益面前,下面老百姓的性命都是不重要的,可以随便旱死饿死。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当权利益,而下面受苦受难的百姓还得高高的供奉他们,容不得半点的不敬。这世道都是如此的神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