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读课课例集锦
文‖张爱敏

01七下第一课《邓稼先》
课前出示
【教学目标】
1. 勾画关键语句或段落,梳理课文内容。
2. 绘制时间轴图,品析邓稼先人物形象。
3. 在对比中理解伟人成就与胸怀,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微课设计】
同学们,2023年的新年,电影《满江红》征服了很多人,包括我。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朗诵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同学们,这一声声豪言壮语,就是岳飞的满腔热情,爱国之志啊!回眸中华五千年,古有屈原,岳飞,文天祥;今有秋瑾,陈毅,邓稼先。下面,让我们走进《邓稼先》,一起感受那铮铮铁骨与赤子之情。
请看大屏幕:【教学目标】略
首先,完成三个自学任务:
一是快速地默读课文,感受六部分内容,并勾画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揣摩其含义。
预设: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2二是再结合文中插图,请用一段话来说说你对邓稼先的“初印象”,并尽可能使用上面列举出的四字词语。
示例:邓稼先本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因为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使其成为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他的一生可谓可歌可泣,他鞠躬尽瘁,至死不懈,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
三是请浏览文章第二部分,以时间为轴,描绘邓稼先一生的事件轨迹:
1924年
1945年
1948——1950年
1950年10月
1958年8月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1985年8月
1986年5月
1986年7月29日
总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次,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两个任务。
请聚焦文章第三部分,本文如何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呢?
请圈点批注或者自制表格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异同,并说说邓稼先身上的气质品格。
追问:文中还有其他的对比吗?
小组探究并明确:
一百年前对比现在
荒漠戈壁对比闹市
邓稼先对比杨振宁
再追问:
通过这些对比,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邓稼先呢? 请以“我心中的邓稼先”为话题,展开对话,概括邓稼先的人物形象,总结其品质特征。
班上交流。
第三,拓展延伸
请聚焦戈壁,学习描写,任选其一。
邓稼先先生在三十多年中,从未计较过个人得失,从不关心功名利禄,他将荒漠戈壁当作了自己奋斗一生的战场。
1.为茫茫戈壁补写一段环境描写,展示邓稼先工作环境之艰苦。
2.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为邓稼先补写一段心理描写,揭示其重要抉择时的心理状态。
3.结合二、三、四、五片段,纵观邓稼先的厚重生命,为邓稼先颁发“感动中国国防人物”和平奖杯,为其撰写颁奖词(可引用文中部分原话)
范例
为了祖国,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31年,壮大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他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是黑暗里的一支火把,将中国引向富强;他如一把利剑,吼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踏遍戈壁共草原,群里奋战自当先。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他就是让我们这个国家挺直腰杆立身于强国之林的巨人——邓稼先!
课后作业
请结合课文中的六个片段,尝试撰写拍摄《邓稼先》纪录片的文学脚本。
内容包括:开场白、生平介绍、抒情句、描述句、画面定格、名人引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