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婆是我们村的一位老人,至于她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只知道从我懂事起就一直叫她三婆。三婆去年过年时告诉我,她已经83岁了。如此高龄的她,身子骨还很硬朗,上山砍柴,下水种田,都丝毫不输我们这些年轻人。
三婆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家,大儿子靠家里的十几亩农田维生,在农闲的时候也跟建筑大队做拌水泥的工作。二儿子在镇上开了个搞批发的商铺。尽管不是什么富裕的家庭,但几年前都纷纷建起了楼房,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
而三儿子则在城市里打拼,听说已经是什么公司的副总经理了,生活自然而然比他的两个哥哥好多了。去年三月份还在城里买了房。听母亲说村里有人还去喝了喜酒,回来对大家说是两层的大别墅。母亲说三婆没有去,她还说外面有人传是怕三婆身子骨顶不住长途跋涉,至于还有人传什么母亲没有说。但我大概也猜得到。
我去年过年的时候去过她家一次,我就想,既然三个儿子或建或买都有了房子,可为什么这么些年过去了,三婆还住在八九十年代留下来的泥土砖瓦房呢?记得小时候我还帮三婆翻新过房子上面的瓦呢!现在又过了二十多年了,那房就更破旧不堪了!
后来又在路上见过三婆一次,把她约到我家。一来是为了与她聚聚旧,一来是因为小时候我得到过她很多关怀,心存感激。我记得小时候母亲工作忙,没时间照看我,在她出去工作的时候就委托三婆看管我。那时候三婆对我很好,她女儿给她送什么好吃的,她都要分我一份。
三婆还给我讲她的故事,给我讲在抗战时期在枪林弹雨中生活的情景;讲她的丈夫如何被日本鬼子杀死的情形;讲她如何一个人把她三个儿子拉扯大的往事。她讲得很生动,那时候不懂事,也很爱听,只是每次她讲完都转过身去拭泪。
记得每次放学的时候就往三婆家跑,看看三婆家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比如糖果、比如花生。不过,比起这些我更喜欢三婆给我讲故事。三婆就好像有说不完的故事一样,每次都给我讲。
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准备了给三婆的礼物,是一个玉镯。回到家里和母亲说要给三婆送去的时候,母亲却阻止了我。我很不解问为什么?母亲这才告诉我三婆走了。
突如其来的事实,让我难以接受。一松手,装着玉镯的盒子重重地掉到了地上。这怎么可能呢?三婆身子骨一向都那么好,去年见到她时她还和我有说有笑的,丝毫没看出来她有什么病痛,怎么就走了呢?
母亲说一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她说三婆不是病死的,而是喝农药给药死的。这就使我更加难以置信了,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母亲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
她说,这些年三婆的三个儿子都对三婆不好,很少给三婆送吃的,就更不要说钱了。三婆一直靠她俩个女儿接济才免强度日。我打断母亲的话问,三婆的三儿子不是很有钱吗?母亲说三儿子的媳妇不让给钱。母亲继续往下去。
就在今年,大概是八月份吧!三婆的那瓦房被一场台风给刮倒了,幸好当时三婆在外面赶鸭子才幸免于难。房子没后三婆就暂时寄养在大儿子家里。大儿子倒没什么,可是他媳妇就不让了。说三婆有三个儿子,凭什么就只住在她家?对此,她就没给过好脸色三婆看,甚至还说万一哪天三婆死在她家该如何是好?后来三个儿子商量。在大儿子家住一个月,再到二儿子家住一个月,三儿子就包三婆吃,至于三儿子如何说服他媳妇,母亲也不知道。
就这样三婆在月初从村东头抱着被子往村西头去,到了月未就又抱着被子从村西头走回村东头。如此往复过了三四个月。
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三婆从二儿子家抱着被子回到村东头的大儿子家,大媳妇却把她赶了出来。说今天理应在二儿子家吃住,明天才轮到她家。三婆说二儿子和媳妇吵架,拿她出气,说大儿子上个月也只养了三婆三十天,就把她赶了出来。所以三婆这才提前一天回来。不过无论三婆如何好说歹说大儿媳妇就是不让三婆进门。还把三婆抱回来的被子给扔了出去。三婆的大儿子就在那里看着也不作声。
三婆捡起被子,走到之前住的泥房,看着那破烂不堪的泥土堆哭。不多时就传出了三婆喝农药的消息。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没想到真没想到三婆竟然是这样子走的。谁说"养儿能防老"?
我缓缓打开之前掉到地上装着玉镯的盒子,玉镯经已断成了三截⋯
再后来,我还听说在三婆出殡的那天。天下着很大的雨,几个儿子趴在三婆的棺材上痛哭,说自己有多不孝。三儿媳没有回来,另俩儿媳在那忏悔,哭得稀里哗啦的,好像也很伤心,还说什么不该如此对待三婆。
我只能苦笑,这人世间的悲剧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就像那风一样,吹极也停不下来,而我却无能为力。
突然,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放下手中的笔,给家里的母亲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又问了问父亲的身体如何才挂了电话。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