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的定义
瑜伽,是从一处移动到更高一处
瑜伽,是讲两件东西结合为一
瑜伽,是全神贯注而不分心的行动。
这些瑜伽的定义有个共同之处:有些东西发生了改变。而正是这个改变,将我们带到了从未到过的地方。
2、瑜伽的起点
很多人在开始练习瑜伽会胆怯,觉得自己很多动作都做不到。但瑜伽不是舞蹈,瑜伽不仅是体式。对于想学习瑜伽的人,瑜伽也并没有设下任何门槛。 瑜伽也不要求练习者接受特定的信仰体系,我们如果已经有了自己的信仰,瑜伽也不会挑战它。不论是什么人,都可以进行瑜伽修习。至于每个人的起点何在,只要看当下状态而定。基本上,起点是很个人的。
3、瑜伽的思考
可能每个人接触瑜伽的开始,都是从体式,被它的优美,被它的高难度所吸引。但如果我们随着瑜伽更近一步思考,就会发现瑜伽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未必对自己、对他人是最好的,也是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对周遭及内心发生的事,并不总有明确的认识。
4、瑜伽的目的
瑜伽修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减少无明,好让理解得以逐渐浮现。然而,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清楚见到或是了解了某些事情?判断标准之一:在我们见到真理或是达到高于自己平日的理解时,内在深处感到安宁而平静,且出现一种满足感,觉得自己不会失去任何东西。这样的满足感,并不同于观看美丽事物的满足感,它更为强烈而确定,因为它位于我们的内在深处,不受任何情绪与判断的影响。
5、《瑜伽经》认为净化瑜伽(即克利亚瑜伽)是由三个要素所构成的:修炼、洞察自身和交付于神。
6、修炼指的并不是赎罪或苦修,而是让自己身心健康的行动,是一种内在净化的过程,用来移除自己已不再需要的东西。
7、洞察自身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借此来发现自己是谁,身在何处,自己是什么。事实上,体位法练习也正是以这些问题为起点。我们以观察呼吸与身体来踏出第一步,并在之后不断重复这个步骤,期盼能随着时间增加对自身及当下处境的认识。借由这种方式,也能学着去判断下一步该做什么。
8、交付于神,字面意义是“谦卑地交付于神”。不过,由于在净化瑜伽里,是否要接受神,由人自行决定,所以在净化瑜伽的脉络中,交付于神的意义其实与“专注行动”更为相关:重视每个行动的质量,而非随之而来的成果。
9、专注于行动时的心神状态,少去在意行动所可能带来的结果,便是进化瑜伽中交付于神的真谛。
10、每个行动都有结果
一切作为都会产生效应,无论是马上出现,还是隔上一段时间。每个行动都有结果,而且会影响到后续的行动。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对一个人友善,他下一次与人交往时,也会对人友善。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第一个行动影响之后的行动,然后一个接着一个,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之所以要对一切行动保持警觉,原因正在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