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止水金莲坐,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10-24 03:12 被阅读0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这个年代,不是每个生命都能在欲望面前做到安之若素。

    夜深人寂,心静如水,随着禅韵深深的曲调,素衣素服的我仿佛游走在了禅林古刹,跪拜于蒲堂之上,双手合十,虔诚吟诵佛言禅语,不为成佛超度,不为修仙带法,不为修得涅槃留下舍利,只为让自己躁动的魂灵沾染些莲开的香韵。

    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倡导“即心是佛”、“见性成佛”,作为继慧能之后出现的大师之一,马祖道一在禅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平常心是道”这样一种充满中国特色的佛性理论,显示了他对真如佛性论的深切领悟及其独特的思维视角。

    他一方面抓住了如来藏佛性及其根本空义,一方面又抓住了自性自心之本体。

    胡适在《论禅宗史的纲领·答汤用彤教授书》中认为:“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成分最多,道一是最好的代表。”

    《五灯会元》卷四对其“吃茶去”这一公案,有较详细的记载。

    一天,有二位刚到赵州观音院参学的行脚僧,迫不及待地礼拜赵州老人,请教修行开悟之道。

    从谂禅师问其中一僧:“曾到此间否?”僧答:“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另一僧,答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站在一旁的观音院主满腹狐疑,问师曰:“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

    此公案中,赵州老人对曾到者、未曾到者、观音院主三个人,一律捧给他们一杯茶。赵州老人以一杯茶为慈舟,将其渡回。这正是赵州老人接引学人的善巧,在电光火闪、一问一答的瞬间,将其迷失的心重新唤醒。

    他曾说:“若随根器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老僧这里,只以本分事接人。”所谓“本分事”,就是正在进行的当处,就是活泼现成的当下之心,丝毫无需也不必向浩若烟海的经文中苦苦讨寻。赵州老人这一杯茶,就是将形而上的与形而下的,信仰与生活,最超越的精神境界与最物化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使之水乳交融,不一不异。就是要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使人们认识到“行住坐卧梦中事,举止动静生活禅”。

    佛曰,有即无,无即有;得即失,失即得;盈即亏,亏即盈;色即空,空即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蹒跚在光阴的沼泽里,踯躅在岁月的泥泞中,偶尔会微叹几声,忽而会轻惋几许,一切的一切,在时间面前,只是过客,只是虚妄。岁月催人老,流光把人抛,慢慢地,学会了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渐渐地,习惯了得之不喜,失之不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如止水金莲坐,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fi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