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学习是什么?学习为什么?学习怎么办?”三个议题展开探索。
一.学习是什么?(即学习的定义或意义是什么?)
学习的定义有两个,广义与狭义。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为更好地生活,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吸收知识、提升技能、创造价值,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或方法。这是多数人易于理解与广泛接纳的定义。
广义的学习是人类了生脱死,实现终极自由的根本途径。
学习一词源于《论语》学而第一篇的首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以推想,2500年前面对人生何为乐事的主题辩论会上,孔圣人用反问句说道:“学有所悟,然后有机会去践行和验证它,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远道慕名而来(谈经论道,交流体悟,能帮我们镜鉴自省),难道不快乐吗?如果我们能专注修养自身,哪怕不被外人理解也能不沮丧懊恼,保持宁静,难道不正是圣人君子的高尚风范吗?”
立场不同,定义就不同。凡夫选择狭隘的自身角度看宇宙生命,适用于狭义的定义。圣人是站在宇宙生命的源头看众生,对学习的定义是直奔本源的,因此,具有广泛适应性、真实性和无限开放性等特征。
凡夫只顾解决生的问题,圣人不但关注生,还关注死,以及死后魂归何处等全局性永恒性问题,因此更具生命指导价值。普通人因为业力无明,只求生得快乐,不信死后另有生命世界,贪生怕死,反而偏离了正道。人生之所以烦恼,是因追求错误。
圣人智者,是了悟宇宙生命真相的人,他们初来人世,也是凡肤俗体,只是他们志同道合,或发起了无上愿心,潜心修行,坚持不懈,忍常人不能忍,行常人不能行,或早或晚证悟了生命真相,实现了终极理想。
孔子之以所被尊为至圣先师,从他的思想言论能历经2500多年依然能流传至今,乃至未来依然能光照千古,被无数仁人智者广为传颂,即可证明圣贤的灵魂不灭,生生不息,与日月同辉。
儒家讲学习,讲坐忘;道家讲修道,讲致虚极守静笃;佛家讲修习,讲禅定,其说词不同,意义相通。即了生脱死,明心见性,达到涅槃。
因此,学习的真义是了生脱死,明心见性,达到涅槃的最佳途径。
二.学习为什么?(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诚如明代王阳明所言:“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又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意是:人不学习就无法广博才能,没有志向则无法成就(或者根本无需学习)。
中华古人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五百多年前一位十多岁的少年在课堂上问老师:“天下第一等事是什么?”老师惊愕之余脱口答道:“读书考功名,当官发财!”少年却不以为然,回驳道:我认为是读书成圣贤。——这话语至今听来仍震聋发聩,令人警醒!换言之,读书或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做圣贤。
孔子在讲学时曾告诫学生们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修养自已,圆满德行,获得愉悦与宁静;现在学习的人喜欢外求,是为了取悦或修理别人。
由此可见,学习什么不重要,为什么学习才重要。只有明确了人生目标或学习目的或宗旨,才有学习的必要,以及探索“向谁学?如何学?”等议题。
现实社会中,有人梦想飞天,有人立志当医生,有人梦想当作家,有人立志成富翁...所谓人各有志,我们都不反对或排斥。但仔细探究不难发现,这些梦想或志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志向,都不是人生的终极归宿,只能算是人生的中短期目标。唯有确立同道相合的无上梦想或志向,或如阳明先生所言的成圣贤,或如佛陀说的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方有了生脱死,实现涅槃的决定性条件。
方向对了,就不愁路远;方向不对,努力也白费。
为什么要学习?
从狭义上讲,学习就是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
从广义上讲,学习是因为实现人生终极理想(如成圣贤)的需要。
志向不明确,我们无法学习;志向既定,必须通过持续有效的学习,方能有所成就。
何为圣贤呢?对于宇宙生命了悟透彻,考试得满分的人是圣人;成绩居于80分以上满分以下的人则是贤人。比如孔子孟子都堪称圣人,孔子的得意学生,据说有七十二贤人。
三.学习怎么办?(即怎么学习?)
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其下也。(向上流人学习,至少可以得到中流的水平;向中流的人学,只能得到下流的成果)
人生无论志向高低,要学就要向圣贤学习。无论我们要追求世俗的快乐,还是要了生脱死、涅槃重生,最佳的学习对象也是圣贤。
志不大者智不达。(志向不远大的,智慧就不可能通达)
依照古典记载,古圣贤认为学习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读圣贤书,从书本中识文断字,学习文字、吸收知识,传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依靠眼脑来读书,增进见闻,获得乐趣。是人生启蒙,相当于“学而习之”,属于受业、解惑,偏重于学习做事的小学阶段。
第二层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用身心体验读书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不少人(包括本人),读书读成了书呆子,严重缺乏社会实践和社会经验,现实生活中很难入流与合群,活得很尴尬,吃无数堑之后,五十岁才有点了悟:实践未必出真知,但不实践则永远无知,耳闻目睹的东西也未必真实恒常。相当于“有朋自远方来”,是择友而交,从善如流,与人为善,学习如何做人的中学阶段。所谓“不识货苦一时,不识人苦一世”。
第三层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当人确立了大志或发过弘愿后,用生命来学习,(例如乔达摩祖师到东土传法收的第一个弟子,不惜断臂求法,感动祖师,终成二祖)。每个人都游离于凡圣之间,不变的是人的良知、佛性、道心、自性,变动莫测的永远是人心或欲望。不变的佛性良知好比一面镜子,物来则映、物去不留、清清净净,能照天照地,无处不照、纤尘不染。可是当人心一动,被世俗名利所染,就有了种种颠倒梦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五毒生起,人就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由。唯有反求诸已,用心若镜,见山便知心中有山,见水便晓心中有水。了悟心生万法、法外无心,方能知晓一切分别、善恶、真假、执著皆由心起,佛性良知本无差别,差别只在人心。再看世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便可进入欢喜随缘、随缘欢喜的状态。这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阶段,也是孔子“人不知不而不愠”“从心所欲而不愈矩”,返朴归真、无碍自在的圣人境界。
老子说:反者,道之用。大意是:人要想用道,就必须反过来思考。相当于“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反向思维”,“换位思考”等含义相近。通俗地讲:就是上半夜想想自己的利益,后半夜再想想别人的利益,不能亏欠良心。
一个能将个体生命完全融入宇宙大生命的人,他的思维必定是开放无碍的,他的思想必定是纯真高尚的,他的话语也必定是质朴动听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洒脱自由的。合道者,必定有德。
当我们赞叹圣贤高尚时,我们就处在圣贤的宁静境界;当我们抱怨指责世界时,我们就落到了烦恼的凡夫立场。
圣人说:转念一想,黄金万两。又说:烦恼即菩提。
如何学习?学习重在学会转念。《了凡四训》讲行善积德以求改命的关键在于身口意三方面全面改善,改不良的行为习惯,改不良的饮食和说话习惯,并且发大勇猛心,努力在心上同时改,务必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