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把“知识”和“德性”联系在一起?
两者之间如何能画上一个等号?
我们平常提到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时往往用“真、善、美”三个字加以概括,既然它们是三个字,而没有用同一个字来表达,可见“真”必然不可能等同于“善”。
毋庸置疑,在此,“知识”指向“求真”,“德性”指向“求善”,“求真”与“求善”在我们看来是两个维度的东西,风马牛不相及,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苏格拉底所说的“求善即求真”?
无独有偶,我们中国有着同样悠久历史的儒家经典《中庸》里也有相似的论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意思是“有知识、仁爱、勇气,是普遍通行天下的美德”。
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这三者是众美德之本源,其他的很多美德由它们引申而来、派生而成。
它们就像是“道德”这棵大树的主干,其他美德则是从主干分叉延伸出去的枝繁叶茂。
由此可见,即使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中,“知识”与“美德”也是直接相关、不可割裂,而且“有知识”相对于其他很多美德而言,堪称通达四方的“根本之德”、追本溯源的“大德”。
但这个结论跟我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去甚远。
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的事实告诉我们,道德与学问不成正比,一个博闻广识的人不见得就是一个明辨善恶的人,而一个斗字不识的农村老者很多时候倒有着一副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
这么看来,“知识渊博”与“人格高尚”根本上就不是一回事。
【今日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