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善」这个系列,这是第一篇文章。我将「求真」和「求善」列为两个独立的系列,因为在我的理解中,二者是相关但又需要厘清的——“求真”意在探索“原因”,是实证的;“求善”意在探求“正当性”,是规范的。将求真和求善分别思考,是我思考的一次进步,启发由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而来,帮助我更好地认识一些问题。
本文想谈一点二者的关系,因为我读书很少,尚未从学理的角度在专著中寻找答案,只是一点思考所得,所以很可能是非常浅薄的,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有混乱的地方,希望能得到朋友的指点。
1.关于“善”
求善势必和“道德”相关,而“什么是道德”则是个复杂的问题。在我个人的理解中,道德有内核和外延两部分,外延涉及具体的形式和规范,可能随着时代和环境演变,但内核是不变的,即“同情”,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将道德分成内核和外延两部分,坚定了“道德存在”的信仰——无论其外延如何演变,“同情”的内核永在,道德也就永在。
“道德存在”的信仰有两方面的根基:一是内心感受,做了“符合道德的事”会获得幸福感、存在感;二是现实观察,人们对于“何为善”的判断,在统计意义上存在显著的聚类特征。而之所以说是“信仰”,因为我对自己能够将它“想及表达清楚”,进而能够判断各种情景下的善恶是非,并不持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只是愿意在相信它存在的前提下,持续不断地去寻求它。
2.关于“求善”
在我的理解中,求善比求真难,因为后者有较为成熟和客观的科学方法,前者则更多靠个人感受,结论主观,也更难找到“共同(common)的”方法来表述。以及,在求善的过程中,还要时常要经受对自己的严肃拷问。从这个角度看,求善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在我的理解中,求善的目的是达到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并不必做到对于“何为善”的准确表述——因为很多“概念”本身就是抽象的,在现实中只对应聚类,其定义是模糊而非准确的,这也是求善过程中常易陷入的一个陷阱:让求善成了一种“概念的游戏”。基于自身的反思,我认为,这个游戏往往看似直接但实则歧途,其危险性在于:在抽象的概念世界中求善,经适度解构的确可以得到精致,但往往又在过度解构中失去所有——所谓“距离虚无只有一线之隔”。
所以,在我目前的理解中,求善应当投身现实,在一情一景中思考、抉择,不逃避真问题,不自寻假问题,对“概念”要善于利用但又谨慎利用,把它当做工具,避免因为用概念认识世界,不经意间对现象降维打击。
3.求真与求善
将求真与求善分别看待,有助于更有效地求善。
首先,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助于避免更多的“想当然”。如果缺少了求真的过程,忽视事实与背后的机理,求善往往沦为观点和立场之争,并进一步沦为屁股和声音之争。
其次,忽视求真和求善的区别,往往会导致错误地理解他人的意思,而陷入无意义的争论:比如,把求真的观点理解为求善,进而视为“骑墙”;再如,把求善的观点理解为求真,要求“偏好”具有逻辑,而事实上偏好是外生的,基于理性的推导才需要逻辑。
再次,求真和求善不同,前者意指“原因”,进一步是寻求解决办法,后者意指“正当性之有无”,实质是一种态度。不经意将二者混淆,是愚蠢,刻意将二者混淆,是罪恶。
最后,求真与求善不必对立。求真,可以质疑一切,质疑到底。而在这个过程中,求善可以表现为:在没有任何信息,无法倾向任何一种假设的情况下,你选择的“假设起点”是什么。或者说,你“愿意”相信什么。这很重要,即使后来的信息指引你推得完全相反的结论。
4.结语
“善”的基础(内核)是人的“共情”能力,这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可以找到依据。于是想起一句朴素的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它好像“共同信仰”一样,以反馈机制约束着人作为群体一分子的行为。
“求善”用语言探讨起来倍感无力,说不清的抽象概念太多,要在真实的情景中一事一议,躬身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求真”则往往可以帮我们拨开迷雾,在求善的路上走得更远。
没有求真,则求善无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