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琳琅满目的兴趣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营销充斥耳边,别人家的还能能唱歌跳舞背古诗,感统训练、早教培训、拉丁舞、芭蕾舞、口才课等等,目不暇接,闲暇时不是在培训班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图省事的还开辟了网课的康庄大道,一台手机链接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孩子疲惫不堪,玩乐时间没了;家长焦虑不已,卷得不像话。
低头赶路了那么久,你抬头看星空了吗?
孩子的兴趣班该怎么报?
1.放平心态。
兴趣班多如繁星,对别人合适,父母考虑过对你的孩子合适吗?当别人列举了一堆正在上的兴趣班,一对比,心里咯噔一跳,咱家孩子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上了?这时候父母焦虑了,并将这份焦虑转嫁到给孩子拼命报班的结果上。父母要明白,课时永远上不完的,在有限是时间里,家长可尝试做“加法“——广撒网式,试课两三节,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在这基础上进行“减法”,综合考量孩子的时间、兴趣和各兴趣班的培养目的来筛选,优中选合适,不为比较而上兴趣班。
2.明确目的。
报兴趣班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特长还是为了孩子的真正兴趣?如果是特长,需要长时间和长资金的投入,专业的老师指导。如果是兴趣,为了兴趣而上,随意就好,不需要强求。但是,孩子很容易因为困难而放弃,这时候坚持还是放弃,需要进行一番沟通。
3.考量能力。
孩子随着自身的成长,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特点,听从专业老师的指导进行报名,急于求成容易揠苗助长。兴趣班培养的是孩子自身,而不是家长的兴趣。按照孩子身心发展时间表,比如舞蹈是三岁后,钢琴是四至五岁后,书法是六岁后等等,一切学习都是循序渐进。
4.充分陪伴。
报名兴趣班不是家长的解脱,把孩子全权交由兴趣班不能代替陪伴。孩子在参与兴趣班过程中会遇到社交、学习等挫折,情绪也会有变化,需要父母场外引导。同时,还有些小技能,家长课后补强,再结合兴趣班才会有更大进步。
5.长期坚持。
兴趣班培养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拥有一项很“哇塞”的技能,让这一项技能成为他的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在漫漫人生中可自我排解和消。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独到的气质,优美的音乐,令人称赞的美术,灵活的运动等等,都是坚持三五年的成果。
为孩子报兴趣班,你和孩子都准备好了吗?
今日的小魔法你学会了吗?
我是佑伊,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
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让同为家长的你在育儿的路上不再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