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56976/7885372fbb83686a.jpg)
01
情绪这种东西是很奢侈的。只有不谙世事的少年们才消费得起 。
会因一张小小的纸条而忐忑不安。
会因喜欢人的一句表扬而欣喜若狂。
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哀伤。
当然还有那些完全无克制的愤怒。
喜怒哀乐都是如此的真切。
却又如此地频繁。
那时懂什么不动声色,懂什么情绪控制。
还好,因为那时太小,所以,都会包容。
还好,那时候年轻,有足够的资本来承担后果。
可是,有一天,我们都长大了。
我们走出了纯净而梦幻的保护罩。
开始亲手碰触社会上那粗粝的泥沙。
突然间发现,情绪原来真的是无比奢侈的东西。
你不能像小时候那些因为一点不如意就哇哇大哭,因为哭完,剩下的路还要自己走。
你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因为伤人害己,残局还要自己收拾。
你不能有太多忧思喜怒,因为这些会很大程度上干扰你做事。
有时,甚至会毁了你的生活。
02
我们逐渐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
曾经有人告诉我们处理情绪的一百种办法,什么合理发泄,转移注意力。
但是你会发现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治标不治本。
当下一次情绪排山倒海而来,你毫无办法,继续陷入了新一轮的痛苦挣扎。
你要意识到它的存在。
当你情绪失控之时,你要意识到,我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
跳出情绪之外观察它,令其避无可避。
情绪也是害怕注视的,当你找到它,它就无法继续作威作福。
听起来很玄吗?其实一点也不。
人的大脑有负责情感与情绪的区域。
但是相比动物而来,还多了一个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
信息传达给大脑,首先到达的是负责情感与情绪的这个区域。
但是有人就停留在这个区域了。
而又有人动用了另外一个负责理性的区域。
只是这个大脑区域发展得太为缓慢,人们运用得都不怎么熟练而已。
可是任何不熟练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熟练化。
所谓地“戒情绪”大抵就是这么一回事。
想戒掉一件事与你想做成一件事一样,都需要无数次反复痛苦试炼。
很多人都很佩服杨幂的理性冷静,而她自己也坦言“我早把情绪戒掉了”
其实任何能成为自己所在领域金字塔尖的人物,谁不曾戒掉自己的情绪呢?
无论企业家企业家还是演员。
稻盛和夫也曾说过:成功不要无谓的情绪。
他们都是对自己下狠心,下狠手来戒情绪的啊。
作为演员,如果一被黑就情绪失控,那如何能迎着别人的质疑与谩骂一步一步向上爬。
作为企业家,那真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量。
他们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轻易情绪崩溃,哪还有精力去做事情呢。
03
戒情绪的另一方法,就是做事情。
说实话,如果你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你是没有时间情绪崩溃的。
很多自艾自怜的小情绪不过是因为,闲来无事。
佛教中说:一念三千。
你的一个念头之间已是无数思绪的纷飞流转。
所以佛教有语“观”,在浅层面上就是意识集中于一点,却可除却三千烦恼根。
当你集中在某一种事情上,你的所有思念都会集中在这里,那些混乱无序的思绪自然凝聚。
《心流: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到:心流,是一种将个人的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
有人认为,负面情绪会影响专注力,使人难以进入这种体验。
我倒反而认为心流恰恰可以消解这种负面情绪。
所以,不要留给自己沉浸于情绪之中的时间,将自己投身于具体而重要的事情中,或许会有惊奇的发现。
04
“戒情绪”还有三个字的妙诀,就是,管它呢。
曾经有个长辈,情绪管理的特别好,我问他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说,无非就是某些人和事根本进入不了我的视野,管它呢。
有时我们真的太容易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而干扰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了。
同事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句玩笑,不相干人对你的评价。
一个人的心思太细腻曲折了也不好,那意味着有太多无用的情绪。
有时候,就应该告诉自己,管它呢!
一种难以言明的豁达洒脱。
成大事者不就是要有这样的心胸与气度吗。
奥里森 马登在《一生的资本》里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山重水复后方能云淡风轻。
有一天,你的内心也会变得如此坚韧而豁达。
你也会拥有掌控情绪的超能力。
或许这其中要经历无数的反复历练。
但那又如何呢?
我知道,终有一天你能够越过层层山丘,拈花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