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反思,践行成长!成长励志读书
两会议题:开展全民死亡教育,你怎么看?

两会议题:开展全民死亡教育,你怎么看?

作者: 我是梨落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21:29 被阅读11次

以前,我这个人特别怕死。每当想到百年以后,我要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我的心就开始揪着,生疼。直到看了《寻梦环游记》。

据说,刚开始并没有打算引进这部电影,因为跟死亡有关,有点沉重。可审片儿的评委,看完都哭的稀里哗啦,这才破例引入。

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号主,在看完电影后发文:“我不再恐惧死亡了。”就一下子击中了我,这么神奇?很少进电影院的我,和老公一起去看了这部片子。

影片的最后,米格太爷爷的照片终于摆上了他家的灵台,我和老公都哭了。我老公一直在说,这部片子,拍的不错。

我也终于明白,我到底为什么这么恐惧死亡。我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害怕死后的孤独,害怕和我的亲人再也没有联系。这部影片告诉我,就算我们死了,只要世界上还有人想念我们,我们就会在另一个世界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继续快乐得生活。

我终于释然,我不再害怕死亡。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那个影厅里有很多的小朋友。不知道是爸妈陪孩子来的,还是孩子陪爸妈来的。影片放映过程中,听到了好多小朋友的哭声,我相信他们也都看懂了。

我记得,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住在小姑家,小姑家的妹妹跟我一个房间。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哭了起来。

我问她:“怎么了?”

她说:“我怕死。”

当时,我还小,我让小姑进去跟妹妹说。不知道小姑说了什么,她出来以后,我的妹妹平静了很多。

如果换到现在,我也许会对她说:“人这一生就像一段旅程。就像旅程总会结束,而人也总会死亡。不过,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先离开的人,会在另一个世界等着后面的人,我们终会在另一个世界重聚。”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表示,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但家属往往会拒绝接受舒缓治疗,怕被认为是不孝。他建议可以从中小学生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尊重死亡尊重生命。

《最好的告别》里有提到古尔德说的一句话:“生有时,死有时。当我活到头的时候,我希望能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终点,并且是以我自己选择的方式。”我特别赞同。

如果,身体真的得了就算治疗也不可能康复的疾病时,医生应该给出客观真实的建议,而不是给患者虚无缥缈的期望。患者也有权选择自己是否继续治疗,毕竟生命是他自己的。作为亲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他的选择。

就像大冰写过的一个故事:他朋友的妈妈得了癌症,实在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他的朋友就带着妈妈逃出了医院,天南海北旅游一圈回来后,癌细胞竟然消失了。

我说这个故事,不是说让我们放弃治疗,期待奇迹的发生。我想表达的是,生命的最后阶段,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管是浑身插满管子,延续生命;还是利用不多的时间,完成心底的梦想。人都应该体面的离开。

死亡就像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落下来的树叶意味着什么?死亡。树叶虽然死了,但并不是结束。因为它成为泥土的一部分,会长出新的树,新的叶。叶落归根,人也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会议题:开展全民死亡教育,你怎么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sh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