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最开始认识时,她不爱说话,不参与我们的玩笑和打闹,静静在一旁看着。当时我们还不熟,只当她是内向。
后来我发现她做事很稳,靠谱,可以看得出来她是个目标很明确且很有胆识的人,于是慢慢跟她成为朋友。
最开始见面,是因为我们都是临床专业的学生,却都喜欢中医,我兜兜转转拜了位导师,她目标明确紧紧跟着一位半路转行的老师,两位老师是朋友,会经常出现在中医门诊,于是我们就认识。
她不擅长表达,总是被同组不听话的师弟气个半死,然后默默生气,我看不下去,天天护着她怼师弟,于是我们的关系又亲近了一些。
那时候我们两个人分别带组做课题,因为她的老师非本校,我的责任导师就成了她的名义导师。下乡调研中草药的时候,不小心翻了车,幸好人没大碍。我们在车祸现场谈天说地,保险公司来拉车一脸奇怪的看着我们,仿佛出意外的不是我们。此后我们算得上生死之交。
大学时无忧无虑,并没有太多烦恼需要倾诉,所以我们并不算太了解对方,甚至并不了解自己。
后来毕业后我选了个小单位,她选择继续学业,她不理解我的选择,我也后悔自己的选择,但佩服她的勇气。
人一旦遇到矛盾,就会激发潜能。她跟我聊天后,比我先发现了我的性格特点,跟我分析了一通,像我推荐了《九型人格》这本书。
我一直在才她的任何类型,但是总觉得都不像。为了找到符合她的任何特点,我把书看了一遍,最后看到的“5号观察者”。突然意识到,第一次见面时,她似乎并不善谈,但是目标很明确,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实习时大家都选择省内的医院,她毅然选择外省的实习医院,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不想在小地方呆一辈子。毕业了又选择继续学习,明白自己将来的目标。
这些跟观察者很像。我有些激动的给她发消息,问道你不会是个观察者吧。她问说哪里像。其实我只是猜测,就是觉得其他八个都不像。没想到蒙对了,她就是个观察者。
观察者通常内向,但是他们也会通过观察别人,很快进入那个角色扮演。比如参加一场舞会,他们也会变成一个热情的舞者。
书上说,“当他们要在公共场合露面时,观察者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姿态,恰当的外表和言论。如果情况需要,观察者也可以站出来直接指挥,表现十分外向,甚至很吸引人。”
观察者通常目标目确,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
不过观察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视金钱如粪土,强迫性无欲无求,觉得钱财没有意义,大概事业的成就感才能使他们满足。
但是我的朋友多次表示羡慕有钱人的生活,想要得到更多的钱,体验有钱人的快乐。我问她,你这点可不太像观察者,你是顿悟了吗?
她说也不是,她就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后,都会把想法表达出来,想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观察者通常重情重义,如果跟他们成为朋友,他们就会把你当一辈子朋友。
有这么一位头脑清醒目标明确又重情义的朋友,是我的荣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