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地久天长》:时间带来的伤痛,也只能由时间抹去

《地久天长》:时间带来的伤痛,也只能由时间抹去

作者: 电影火车站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22:15 被阅读36次

    很早之前和朋友去影院看了《地久天长》,上次聊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时候预告说下期讲讲这这部同为第六代导演作品的《地久天长》,结果一鸽就鸽了这么久。

    影片讲述了两个家庭在三十年的时间洪流下历经伤痛与不安,随时间风浪飘荡,最终与自己与他人亦可以说是与时代达成和解的故事,是不是听着有点玄乎,且听我细细道来。

    照例讲电影前先来说说导演王小帅

    王小帅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艺术学院,正儿八百的学院派,是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的佼佼者,关于第六代的一些有趣故事上面链接那篇写娄烨的时候也提了点,这边就不多说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第六代大多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比如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而王小帅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曾经被英国BBC选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百部经典之一,能上这个榜单的大陆电影并不多。

    冬春的日子海报

    真正对王小帅而言算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是《十七岁的单车》,不熟悉没关系,知道这部戏捧红了直男完美荧幕情人高圆圆就行了。

    这部2001年的电影入选了第51届柏林电影节竞赛片单元,获得了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紧接着是大家不怎么熟悉的“三线三部曲”——《青红》、《我11》和《闯入者》。唯一我稍微有点了解的就是最后一部,当时歌手李志给这部电影提供了主题曲。

    为什么叫三线三部曲呢,这就要牵扯到一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鲜有了解的“大三线”计划的历史背景了。

    简单来讲三线,就是说整个国家层面在六十年代初和苏联交恶,随时有着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那时候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还很脆弱且大多设施集中在沿海一代的大城市。于是国家在65年实行“大小三线政策”,小三线安徽江苏,大三线西南深入内陆。

    考虑战时需求一般都是哪偏僻,哪崇山峻岭往哪搬,这些厂子搬过去不算,得有人才去运营啊,于是随迁的还有一大批共和国初期的工业军事精英人才,很多都是举家搬迁,压根没想着回来,人数多达上千万人。

    这段历史当年是机密,如今各种尘封的资料渐渐解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央视官方出品的文献纪录片《大三线》。

    而导演王小帅就是那千万人之一,他的父母就是当时前往支援大三线建设的那批人。

    一般人很难去理解导演的这三部电影表达什么,但了解背景之后会好很多,由此我们也可见,王小帅是一个非常看中“个人叙述”的导演,《我11》里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观察记录着那段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导演自己的经历翻版了。

    由此可见,导演很长一段时间的作品的视角都是非常私人化的,可以说是“作者电影”,很少商业上的考量。

    说完导演我们来说说电影本身

    看完真的是特震撼,那种时代车轮下人的跌宕起伏给人的冲击是巨大的。

    “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知青返城”、“下岗大潮”、“下海闯荡”这些东西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已经是越来越难以捕捉的记忆了。

    看电影的时候有个奶奶辈的人,拄着拐杖,在一大家子的陪同下来电影院看这样一部电影,我们看的是历史,她看的,可能就是青春了。那辈老人家都相当隐忍,有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倔强在里面。

    他们是相信集体的力量的一代,他们有过错误,有过热情,有过热爱,也有过狂热带来的伤害,历史的车辙在每个人身上都会不可避免地留下印记。

    比如电影里面有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和情节:

    第一个是两个孩子钻土窑那一段,看似冗余,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马小军也钻过,出来后除了眼珠全身都是黑的,那些个废弃的土窑是大跃进的历史遗迹。

    王小波的文字里面也经常提到这个,废弃之后基本上都成了公共厕所,在里面屙野屎野尿,小说里面抓乱蹲“革命友谊”的男女也大都在这里抓,可以说是特别有时代特色的场景了。

    电影里面提到了严打和“黑灯舞会”,以前听说个事,严打期间有个小伙子偷看人洗澡被拉出去直接枪毙了,那是个属于人治,而法治还不健全的年代。

    还有就是计划生育,上环或者节扎,对人造成的影响是终身的,我觉得是特不合适一件事,国家可以倡导节育或者鼓励生产,但任何适合都不能侵犯生孩子与否的权利,电影的主人公其实是一对“失独”夫妇,失去独生子,打掉第二胎并且失去生育能力。

    我作为计划生育的既得利益者(因为这项政策让我们这代人中大多数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和教育)认为这是特不合适的一剂药,后患无穷且建立在了一部分失独家庭的痛苦之上,当然这些东西也轮不得我去评判。

    有个镜头是拍下岗潮的,镜头直面人群,一排排灰衣灰脸的工人,曾经那么信仰集体主义的那么一帮人,吃了几十年大锅饭,如今大厦崩塌,可能那种阵痛是我们所很难想象的。

    看过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讲的是一个国营老厂的变迁和里面工作的人,后来有的人机灵,下海投机;有的人木讷,继续国营思维,差异第一次在共和国的土地上被剧烈展现,到如今我们习以为常。

    另一部电影《钢的琴》本质上也是对那些过去人们怀揣坚定信仰的时光的追忆,以及崩塌之后的抚慰,一定程度上说,那是一代人的似水流年。

    再来聊聊音乐和片名,《地久天长》的名字来自苏格兰名曲《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流传了几个世纪版本无数。

    《魂断蓝桥》《当哈利遇上莎莉》等等无数的影视作品用过,长盛不衰,粤语、日语、英语、中文多种语言开花。

    夹点私货的话,我再推荐一首一位香港老歌手周启生的《天长地久》,其实是听了这首歌我才意识到——“哦豁,还欠着篇东西没写呢”。

    歌曲唱的爱情无法地久天长,其实又何止是爱情呢?套入这部电影也能适用。

    电影的英文片名是“so long my son”,一个家庭失去仅有的独生子,这种悲痛之感,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去抚平的,有时候是一辈子都无法抚平的,这种无力感一下子就彰显出来了。

    导演本人谈到创作初衷的时候说:

    《闯入者》之后,我就有了创作《地久天长》的想法。我是60年代生的,经历了中国发展巨变的几十年,感触良多。从创作角度看,遇到这么多的起起伏伏是一件幸运的事。2015年,因为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我们面临社会转型......国家放开新的政策,那个时候给我的一个触动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我才有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要开始了。最初的想法是希望通过时间去感受人和人之间、以及人类自身的命运的无常,有些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可能一点点的变化,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这一点是时间的积累才能看出来的,也和我构思的这个故事的剧情很贴切。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着手创作《地久天长》。

    所以我们看到在这部电影中,似乎导演跳脱出来了,企图以一种宏达的视角去满足时代的共情需要,不再满足于“小我”叙述。

    《地久天长》时长三个小时,所讲述的故事时间刻度横跨30年,如此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电影在当代中国真的很不多见。

    有人说“第六代小我,第五代大我。”但在我看来,时代和个人本就难以分割,每个时代的人的特征和大环境和个人的脱离不了干系。

    有的电影是着切,比如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选取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大事件,横着切片,把镜头当成手术刀和显微镜,菲林为镜,把一个时代的情绪或者说是精神状态剖析给你看

    有的电影竖着切,比如这部电影《地久天长》,就这么平静的叙述着,记录着那些时代的伤疤被创造出来然后抚平,就像记录着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最后蛮苍凉地发现:哦,原来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唯有时间不停流逝,有种“逝者如斯夫”的很大的情怀与忧愁在里面。

    电影里面曾经不止一次出现了浪花拍打岸边阶梯的画面,无事恒久远,时间好似浪花来了又去,带来伤痛又抚平伤痛。

    有人说到上坟那一段结束正好,也有人说不好,因为那样电影就太”悲“了,其实并不是不是悲不悲的问题,而是到了最后,导演安排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新的生命出生,旧的生命老去,一代一代就像不停拍打着岸边的浪花。

    曾经看到过句话 “除死无大事”,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就是这样,本质上大家都是“历史洪流中的孤魂野鬼,时代车轮下的当车螳螂。”。

    永远是最好和最坏造就历史,却是平庸延续了血脉,真相如此残酷,但那些纵然渺小的生离死别、撕心裂肺又怎让人不动容。

    微信公众号:电影火车站——看电影,让人生有趣三倍!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久天长》:时间带来的伤痛,也只能由时间抹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b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