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客户”背后的理性与理性——孟尝君

论“客户”背后的理性与理性——孟尝君

作者: 云树周想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5:46 被阅读0次

李宗吾说:“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织人才,然后再借助这些人才的力量来实现他的抱负。实际上,越伟大的抱负越需要别人的帮忙,此即唯有善于借梯者才能登高望远。”

这句话完全没有毛病,孟尝君那是相国之后,大小就和别人家孩子不一样,胸中怀大志,借助人才的力量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但是最后却落得连子孙都没有留下的下场,这是什么呢?答案藏在他的说做说为里。

孟尝君对于人才的看中是十分明显的,他对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後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正是因为这个,所以他的父亲田婴才会更加看中他,将孟尝君定为继承人,让这个被抛弃的小妾之子的卑贱地位上升到太子之位。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招揽人才的呢?

他主管接待“客户”,所以啊!他的语言技巧,还有观察力是要十分的强悍。他十分重视细节,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喜好,所以让人帮他记录这些人与自己说话时的习惯记下,让下次“客户”来的时候会更加舒心,对孟尝君的好感和信任。

但是他没有注意到优秀的“客户”并不会和普通“客户”一同合作这样就不能招揽来真正懂得事理的人才,只能找到一些普普通通的人才。

孟尝君是理性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有一定的计划,十分有规划,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人性多变与险恶,他不知道真正的人才还会在意与那些人为伍,他不知道认真对待人才竟能把用过的人才直接抛弃,没有感性。对于这种人来说“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早就被打破了。当“理性”与“感性”失去平衡后,这个就不再拥有人性,更不会懂得人性,这样的他自然不会有好下场。

“客户”是很重要的,但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孟尝君不懂这一点,不能得真正的人才,才导致了自己的结局。

相关文章

  • 论“客户”背后的理性与理性——孟尝君

    李宗吾说:“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织人才,然后再借助这些人才的力量来实现他...

  • 杨英锐: 决策论框架下的三种经济学理性论

    理性论是经济学的眼睛,谈经济学离不开谈理性论。理性之论不是泛谈,“理性论” 这里专指原理性的理论(principl...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博弈者?

    首先,要对博弈论有个基本的认知 博弈论与经济学一样,研究的前提都是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人是如何作出理性决策的,表现...

  • 理性客户

    刘亿元原创商业视点:关于理性客户的小思考:在做销售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一类客户非常理性,这类客户往往逻辑性比较强...

  • 理性的觉醒,即将展开世界的下一个纪元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五部》(129) 生存与感知两种存在理念的理性依据 理性是什么?理性有什么用?理性是存...

  • 实用理性的局限

    《李泽厚话语》读书笔记作者:李泽厚 (《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2004年) 1、不能产生抽象...

  • 论经验与理性

    选修课《语言认知哲学》结课作业春秋笔法,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在哲学上,很多不同的领域分为多个派系,与辩证法相对立...

  • 《人性论》说了什么

    一、与《人性论》的缘分。 《人性论》是我在阅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开始阅读的。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

  • 理性与非理性:稀缺的理性

    书中重塑了我的一个认知,那就是理性的概念,之前会以为凡事做到很理性肯定很难,因为人是感性动物。明明知道身边人这样做...

  • 韦伯论卢梭

    韦伯说:经验论、英美派根在历史,或可称为实用理性。先验论、大陆派根在逻辑,或可称为价值理性。可悲的是,人类理性有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客户”背后的理性与理性——孟尝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c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