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公司开会的时候,明明自己说的话是正确的,但大家就是没有回应。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个人表达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几乎一样,大家就纷纷表示赞同。为什么?
当时我还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来,可能有如下三个原因:第二个人是大家更信任的人,在第二个人说同一观点时大家已经想明白了,第二个人的表达力比我好。
前两种原因,如果我们分析下去,对于我们自己的提高可能没有益处,因此本文只关注于第三个原因。
【工作越认真,越容易犯错】
我们仍然拿黄石公和张良的故事举例:
黄石公考验张良,分为三步:让张良给他穿鞋、第一次五日之约、第二次五日之约。
假设这是工作中的一篇文档,上下游两个部门依靠这篇文档来衔接工作。下游部门的人拿到这篇文档后,他要去执行“让张良给他穿鞋”、“第一次五日之约”、“第二次五日之约”这三个步骤。到最后一个步骤“第二次五日之约”时,他发觉有两次五日之约,这是明显的重复,于是他就做出一个决定:不做第三步。
执行者又发现,“让张良给穿鞋”这一点太难做到了,因为他怕引起张良的反感,因此他想到了另外一个方法:为什么不能向张良的邻居打听一下呢?于是,执行者就这么做了。
最终执行者犯了两个错误:少考察了一个方面,使用了错误的方法而得到虚假的信息。
这两个错误必须解释一下:为什么少考察了一个方面?执行者会这样想:给我的那份文档没有告诉我要考验什么方面,它只是告诉我要做三件事而已,而我发现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明显是重复的,就把第三件事去掉了,因为我工作认真负责才会做这种纠错。
第二个错误:为什么使用了错误的方法而得到虚假的信息?执行者会这样想:我发现文档中“让张良给穿鞋”在执行时有困难,会引起张良的误解,于是换了一种方式:向邻居打听,这种方式能够得到更全面的信息,同样是因为我工作认真负责才会做这种纠错。
这么看来,执行者工作越认真,就越容易犯错,这岂不是一个悖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错误的本质是什么】
这件事的本质是:执行者使用一种有一定自主权的方式在工作,他期望的任务描述是目标式的,而交给他的任务描述却是指令式的。
表面上看,任务描述是“黄石公考验张良,分为三步:让张良给他穿鞋、第一次五日之约、第二次五日之约”,这里边是有目标的:“考验张良”,但这个说法并没有把目标说清楚。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纠错能力,例如一个字打错了,他能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这是个错字。执行者在执行三个步骤时,发现了一个“错误”,他启动了自己的纠错系统,他的知识范围就决定了他断定这肯定是个错误,就像他断定1+1=3是个错误一样,因此他没有丝毫的怀疑,当然不会去找别人确认这是否是一个错误。
看明白了错误的本质,我们该如何解决?
凭直觉我们想到一个方法:让执行者忠实地按照文档中说的步骤去做,也就是指令式的工作方式。但问题来了,执行者如果这样做事,就变成了一个按照固定程序操作的机器人,当文档中有错误的时候,就会执行错误,如果还有下游执行者,那么就会一路错下去,最后那个错误会滚成一个巨大的雪球,雪球破裂的时刻很可能是惊心动魄的!
这么看来,纠错不行,不纠错也不行,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解决办法】
其实是有办法的。错误的根源是:文档风格与执行者工作方式的不匹配。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只想到了改变执行者,结果是不可行,其实我们还可以改变文档风格,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让纵向层次拥有无须解释的关联,是因为下层给上层呈现的是结果而不是实现。
我之前的文章《一样东西能让你的表达力熠熠发光:层次感一样东西能让你的表达力熠熠发光:层次感》中,【改造的精妙之处】部分有一个核心思想——“纵向层次拥有无须解释的关联,是因为下层给上层呈现的是结果而不是实现”,它能解决执行者的第一个错误,本文不再赘述。
二、要点明问题的“陷阱”。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某些方法会有问题,一定要在文档中注明,例如“考验张良不能看别人怎么说,而要亲自看他怎么做,这是人性”。如果你注明了这些,别人还怎么会忽略?注明“陷阱”实际上是一种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问题的前因后果都说清楚了,大家一下就能明白!
三、亮出底线。
其实本文开头的任务描述中,有一个藏得很深的技巧:直接亮出底线!“让张良给他穿鞋”这句话就表明了底线,如果张良连给一个陌生老人穿鞋都肯做,他还有什么事情不肯做,这足以说明张良“对老人的恭敬之心”。这比如下这种长篇累牍的描述强得多:
让张良给他穿鞋。不能只让张良给老人倒一杯水,不能只让张良捶背…。
一定有人以为:这个例子只是虚拟的,实际工作中的事情和这个完全不一样。其实这种观点就是被表象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其实表象和本质之间,还有很多的话题可讲,请关注我的后续文章。
我相信:我的解决办法,不单单是针对文档,讨论问题、写代码都可以,凡是与人沟通的地方都有可能派上用场。
【软件开发领域】
你写了很多代码,注释很规范,误以为自己的代码能做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效果。实际上,你的注释大多是关于如何做的,而不是为什么这么做。这样的后果就是,“后人”看不懂你的代码,而擅自把那些看不懂的代码删掉,他经过测试没有发现问题。但是,问题总是被客户发现,发现之后,那些代码还得再找回来,也许他还会在周末给你打电话来确认你的代码。
所以我的建议是:
一、可以省掉“函数内如何实现”这类注释。
让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满足“下层给上层呈现的是结果而不是实现”,通过函数名来体现,同时把代码中的每个逻辑段都抽象成函数,这样就不再需要“函数内如何实现”这类注释了,因为“如何实现”可以通过命名良好的函数名来了解。
二、注释内容要写外部特性、外部约定。
函数是给别人用的,注释必须要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写,而不是把自己具体做了什么写上去,因为“具体做了什么”与“我为使用者提供了什么”一般情况下是有本质区别的,对于使用者来说尤其如此。
三、注释内容要写采取当前方案的原因、限制等。
由于不少公司以“敏捷开发”的名义省略了设计文档,或者设计文档只是个用标准格式编写的、和代码没什么关系的东西,所以代码注释中的设计成分更加重要。
而这个设计成分如果写成了“具体做了什么”,时间一长,就需要更新,而人是有惰性的,没有什么人愿意去更新注释。
而这个设计成分如果写成了“采用当前方案的原因、限制”,即便很长时间过去,需要更新的概率依然很低,因为这些注释是高层的设计思路,轻易不会做修改。
更为重要的是:这为后续修改代码的人提供了指导,他不会删除那些他认为无用的代码,因为注释中已经提到了这些代码的作用。
----------结束----------
作于2017-4-22。
我的相关文章:
《快人十倍的秘诀:一个初学者和一个资深者的对话:融会贯通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