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里说道:引发激烈情绪的激素一旦爆发,它们会在血液中停留相当一段时间,有时候甚至远远超出人们改变看法所需的时间。
对这段话我深有体会。早晨带孩子坐地铁上幼儿园,正遇上班高峰期,大家摩肩接踵,我拉着孩子努力的保持平衡。停站时,我一不小心踩到了坐在位置上女士的脚,我下意识马上说了对不起。
本以为没有什么大不了,毕竟在拥挤的地铁上踩到脚是很平常的事情。可几秒钟后,那位女士提高了音调大声呵斥:“你别踩我脚了,我的脚本来就做了手术,你再踩我都要到医院去了!”
我被她吓到了,自我防御机制马上启动:“我只踩了你一下啊,我是不小心的。”
当那个“只”字说出口是,我自我觉察,我已经有情绪了,源头就是没有被尊重。
“我是提醒你,叫你不要再踩了。”女士反复强调。
我在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要控制情绪。我平静的对女士说:“我向你道歉,非常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那女士嘴里喃喃了说了几句,把腿挪了挪,头也没抬然后不做声了。
坐在另一旁的女士马上站起身来,让位于我孩子。我好意拒绝了,告诉她我们下一站就下车了。
“妈妈,你为什么要道歉?”孩子将这一幕看的清清楚楚。
“因为妈妈不小心踩到了阿姨的脚,阿姨痛了,生气了,妈妈就要道歉了。做错了事情就要道歉”我非常清晰的告知孩子。
孩子领会了,气氛回复平静。
送完孩子后,我在内心反思,控制情绪也并非太难,第一步就是要觉知,通过呼吸、身体、语言的细微变化来告知情绪的到来。然后迅速斩断臆想,阻止想法升级,快速按下“暂停键”,平息纷争。最后就事论事,专注解决问题。
我很庆幸,在情绪爆发前控制住了,并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勇担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