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走了,世上再无“我们仨”

作者: 不安分的不二 | 来源:发表于2016-05-25 21:25 被阅读245次
先生:杨绛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一百多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杨绛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初识杨绛先生是初中时阅读《堂吉诃德》,再者就是阅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中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朴实的却让人有点心疼这位奶奶。杨绛先生先后送走自己的女儿和丈夫,独自一个人留下来打扫现场,独自一个人回忆三个人的生活,独自一个人思念着三个人。按她的话就是: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中国近代史上有三对夫妻比较令人羡慕,林徽因和其丈夫,沈从文和其夫人,再者就是钱钟书和杨绛。读沈从文的文字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那种质朴的真,一点假惺惺的味道都没有,纯天然。读《我们仨》时也是这种感受,但却多了一种悲伤。无法想象90多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是在怎么样的状态下完成这部著作的。穿越了一个世纪,奶奶又可以回到“我们仨”。

杨绛先生在100岁感言时,曾经说: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似乎杨绛先生很清楚自己的离去,或许离去是为了更好地相聚。分别了将近20年,杨绛先生对于钱老和钱媛的思念,从未断过。对于生死的态度是如此的淡然,像极了她曾翻译的译兰德的诗: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奶奶在100岁感言中还说过: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曾拼命追求的,或许到最后才发现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早上看到先生去世的消息,一时不知道写些什么,先生早已洞明世事,自己也唯有祝福先生在世界的那边可以早点找到“我们仨”,共聚一起。

相关文章

  • 杨绛走了,世上再无“我们仨”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一百多年过...

  • 我们仨,再无生离与死别

    我们仨,再无生离与死别 “我们仨”团聚了,世上又少了一个传奇。杨绛先生的离去,105岁的高龄,她这是回到盼望已久的...

  • 《我们仨》,除了生死,再无别离

    2018年第一周,把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看完了。这句“我们仨,除了生死,再无别离”,是钱钟书说与杨绛的,一句...

  • 珍惜 相守的每一个日子

    珍惜相守的每一个日子 ——读杨绛《我们仨》 世上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完杨绛的《我们仨》,我被深深感动...

  • 经典语录(三)

    21. 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杨绛《我们仨》 22. 婚姻是一座...

  • 她,被称为先生的奇女子

    2017.12.26 今日读书《杨绛传》 记得杨绛先生去世时,有一条评论说“她走了,世间再无女子可称先生”,那...

  • 学习优秀

    杨绛先生——《我们仨》

  • 【2】满腔思绪

    之前有幸看到杨绛的《我们仨》,对“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这句话尤为感触。我以止不住...

  • 读《我们仨》

    读完《杨绛传》,又读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很多情节是重复的,不过还是坚持读到最后。写《我们仨》是杨绛先生重温了...

  • 超越生死的爱――读《我们仨》有感

    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杨绛《我们仨》 最初拿到这本书,封面简单无华,没有过多颜色的渲染,当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绛走了,世上再无“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et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