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了,我忘记了;
我听到了,我记住了;
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这是镌刻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面上的一段话,语出玛丽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于我这样的普通教育人,是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说熟悉,是因为在历年的教育阅读和培训之中,常见引用;说陌生,则因为从来没有走近她的经历,直接阅读她的经典。
若非导师的推荐,我也许终生不会自发地开启蒙台梭利的阅读经历。
玛丽亚 蒙台梭利照片这大概还另有常识性的原因。蒙台梭利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在幼儿,而我从事的工作,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科则在历史的探寻。
蒙台梭利教育的“那一方池塘”,位于上游。
[蒙台梭利的生平]
凡读其人之著作,必近其人之生平,这大概是历史阅读者近似顽固的偏好。
据查阅,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生,父亲是贵族后裔,职业是军人,母亲是一名天主教徒,博学多识且开明。蒙台梭利是家中的独生女,五岁随父工作调动,迁居到罗马,开始求学。十三岁后,先后进入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和国立达芬奇工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等,痴迷于数学。
二十岁(1890年)的蒙台梭利,进入罗马大学攻读生物,不顾父亲反对和当时社会的偏见,选择学医。因为女性身份,这一选择在当时的意大利、甚至世界,均极为罕见。
今天的罗马大学大门,罗马大学,又称罗马第一大学,是意大利最大、排名第一的大学,也是世界排名62位的大学,创立于1303年,原为罗马教皇创立的神学院,今天的罗马大学拥有教职员工近两万名,注册学生10.7万名
二十六岁,她获得了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也成为罗马大学和意大利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由此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兴趣。1900年,蒙台梭利任罗马国立启智学校校长。
1901年,辞职,重新回到罗马大学修读哲学。1907年,她在罗马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1909年出版重要著作《蒙特梭利教学法》,随后在世界各地成立第一个“儿童之家”、发表演讲并举办教学法培训课程班。1933年,墨索里尼政府下令关闭所有蒙特梭利学校,蒙台梭利离开意大利,转而定居西班牙。
1936年西班牙内战,蒙台梭利转往荷兰,《童年的秘密》在荷兰出版。
1949—1951年连续三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1952年5月6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岁。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和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同时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在她的生平中,两个小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一是她曾就读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和国立达芬奇工业技术学校,这显然是以培养理工科人才为目标的两所学校,均以意大利历史上艺术巨匠的名字命名,可见当时的意大利文化教育界对大师的景仰和对自然科学的重视。
二是意大利1990年在100元面值里拉(意大利使用欧元前本国货币名)上印制蒙台梭利头像,以示致敬。
放眼世界各国,科学家、文化巨匠和大师学者出现在流通的钞票上,也是通行做法,以示举国对文化的尊重和对大师的景仰。
[蒙台梭利的祖国]
凡回顾西方文明的源流,必追溯到罗马的故事,凝望意大利的泽被,以及探寻天主教的影响。
蒙台梭利,正是出生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之上,悠远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气息萦绕在她生命成长的氛围之中。
今天的人们提起罗马,绝不仅仅是是指一个地名,虽然罗马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存续时间长达25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罗马,应当还是西方古典文化的代名词。
“光荣属于希腊,辉煌属于罗马”,此语曾流行。
特洛伊陷落、“狼城”罗马、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罗马法、罗马军团、罗马教廷和罗马俱乐部,这些冠以罗马之名的历史名词和短语,长期高频次地出现在历史的叙述和经典的著作之中,不证自明地,告诉人们它是人类历史文明追寻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源流。
“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似乎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为,“罗马的道路,通向全世界”。
蒙台梭利的人生,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轨迹。
她五岁到达罗马,开启了专心求学和伟大的儿童教育旅程。
她成年之后,从罗马出发,毕生致力于把教育理想和实践推广到全世界。
罗马,是蒙台梭利教育事业的圆心,世界的旅程则是半径,她以自己的足迹、“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儿童之家”的创举,为全球的儿童教育事业画出了一个美丽的同心圆。
而近代的意大利,正是揭开基督教“蒙昧时代”神秘面纱的肇始之地,以及被历史评价为“人的发现”为其最重要价值的文艺复兴之发源地。
有时候,你甚至可以说,是意大利开启了人类的近代史,而其精神的指向和思维的贡献,更是引发了全球化的端倪,使得人类能够先后迈入1500年之后彼此相连结的世界历史进程。
而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意大利也同时是“昔日辉煌”的代名词。
身居其中的地中海,是“欧洲文明中心论”者眼中昔日“世界的海洋”,威尼斯曾经是“亚得里亚海沿岸各国的商业首都”,佛罗伦萨则亚平宁半岛上文化领域的“一朵鲜花”。
转入近代,意大利“挥一挥衣袖,告别了西天的云彩”,渐次成为欧洲、甚至世界的二流的国家,一处时常被主流世界遗忘的角落。
当然,即便在当今的世界文化艺术领域,甚至在体育运动和流行文化方面,意大利依然领着风骚,自成世界文化的一道风景。
[与蒙台梭利的出生同时]
蒙台梭利出生的那个岁月,工业革命和经济拓展持续递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潮交替萌生,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想勃然兴盛。
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人”的自我发现和觉醒意识持续提升,随着成年男性在经济政治领域争取权益取得进展,妇女解放运动(女权主义运动)开始出现。蒙台梭利正处于这个变革中的欧洲时代。
也许是天生渊源,妇女解放和儿童教育相伴相生,越来越多的教育和文化界人士关注儿童生命、健康、医疗和教育。19世纪上半期,福禄贝尔在柏林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所幼儿园,南丁格尔创立了战地护士岗位,把女人带入到战争,越来越多的女童接受到教育,参与到社会的治理和分工之中。
1870年,也就是蒙台梭利出生的那一年,我们来看看世界上的大事件。
1870年,中国同治九年,以中体西用为使命的洋务运动方兴未艾,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清政府,处于史称“中外和好”的“同光中兴”时期。天津教案发生,曾国藩奉命调任直隶总督处理此急务。其间,北洋大臣设立,直隶总督兼任。因疾病发作,旋即转任两江总督,教案之事由李鸿章平定。
曾国藩(1811—1872年),晚清“中兴之臣”1870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第五年,分裂的危机不再呈现,美国的GDP首次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宪法第15条修正案通过,黑人获得选举权。
1870年,日本明治三年,明治维新各项措施进行中,“和魂洋才”和“全盘西化”交替推行,日本实现现代代的转身。
1870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政局动荡,所参与的国际竞争加剧。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他就是后人熟知的列宁,他曾经“推倒了一堵墙”。
1870年,英国正处在“日不落帝国”的巅峰之上,风光无限美好,史称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
1870年,德国取得普法战争的最终胜利,由普鲁士主导的统一战争基本完成。次年,德意志帝国(史称第二帝国)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告成立。德国此后数次纵横四海,搅动着旧有的世界秩序。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遭失败,政权再次更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面临强国竞争之中的危机。
1870年,意大利趁着普法战争之机,撒丁王国主导的统一战争,借罗马和教会势力失去法国保护,攻占罗马,实现近代意大利的最后统一。
恰逢其时,蒙台梭利出生于一个统一的意大利。
要知道,在这一片由半岛连结的“似踢球形状”的土地之上,上一次真正意义的统一,还是在西罗马时代,距此已千载。
蒙台梭利,正是出生于这个千载难逢的祖国统一之时。
《童年的秘密》中文翻译版本极其众多,此为本人阅读版本封面[走近童年的秘密]
我们生活在过去,儿童生活在未来。
我们生活在此处,儿童生活在彼处。
我们生活在经验中,儿童生活在发现中。
每一个儿童,都是被动而巧合地来到这个世界,他/她来到世界的本意并非为了实现父/母辈的使命,而是在于创造和书写出新的生命传奇。
因此,作为教育人,甚至成年人,面对儿童,需要不断地调整立场和视角,不必过分地担心因此失去人类文明的传承立场、成年世界的经验立场、全球化时代社会价值的普遍立场,因为我们天生使命般地牢牢地坚守着既往的文明和价值。况且,成年人与儿童之间,无论如何都天生地具有信息、经验、话语的强烈的不对称性。
回到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生命现场出发,正是阅读本著最初的强烈体会。
在蒙台梭利的传世经典著作之一《儿童的秘密》的《导论·儿童:一个社会问题》中,与其他我所读到的所有的教育家一样,照旧从反思和批判的立场开始了立论: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儿童的生命被扭曲了,被那些给予了他们生命、供养他们的人,以及周围成年人的社会扭曲了。但是,儿童到底是什么呢?对那些热衷于获得更优越的职业发展的成年人来说,孩子总是麻烦的来源。在现代都市局促、狭窄的住宅区里,家家户户拥挤地住在一起,没有真正属于儿童的空间。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在人们匆匆赶路的人行道上,也没有儿童的活动空间。成年人很少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因为他们很忙,忙于完成自己紧迫的任务。通常情况下,父母比方都必须工作因为一旦丢了工作,他们和孩子都要经受巨大的痛苦。”
“即使孩子生活在比较幸运的家庭中,他们也会被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委托给陌生人照顾。他们不可以进入属于父母的房间没有一个地方让他们觉得自己被人理解,并能够从事自己正当的活动。他们必须保持安静,什么都不能碰,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他们自己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神圣不可侵犯,成年人的私有财产对孩子来说是‘禁区’。那么他们拥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不久以前,小孩子甚至没有一把自己的小椅子。当一个孩子坐在地板上或者是长辈的椅子上时就会被训斥,大人会把他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膝盖上,这至今仍是生活在成年人身边的儿童的处境。他像乞丐一样期待着。寻找着什么,却一无所获。当他走进某个房间时马上就会被驱赶出去,他的地位就像一个被剥夺了回家的权利和公民权的人,沦为社会的边缘人,受到几乎所有成年人的谴责、辱骂和惩罚,就像那是成年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
“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天生就具有能够修正前辈错误的新能量,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种新的生命气息。”
“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去观察的陌生人,童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人的形成就是在童年早期完成的。”
“成年人令人吃惊的无知和他们对自己后代的漠不关心,根深蒂固,且由来已久。一个成年人爱孩子,但是会不自觉地责难孩子,这使孩子在内心深处感到悲伤这种悲伤是成年人自身错误的一面镜子。”
“儿童不仅是作为一种肉体生命的存在,更是作为一种精神生命的存在。”
“没有人描绘过儿童不为人知的痛苦,他们稚嫩的心灵所遭受的困扰,在实现天性所向的目标时经历的失败,以及儿童潜意识中自卑感的增长。精神分析对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它主要关注疾病和补救措施。”
“一个孩子不能成长和发展往往是因为有个成年人‘压抑’了他,但是‘成年人’这个词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事实上,儿童与社会是隔离的,如果一个‘成年人’影响了他,这个人会是一个特定的人,而且是与他亲密相处的人。通常这个人首先是孩子的母亲,其实是父亲,最后是他的老师。”
“之前,人们相信是成年人教育了儿童并帮助他们成长。但是现在,在对人类心灵有了深入的探索之后,人们发现,以前被认为是儿童监护人和施恩者的那些成年人如今却受到了指控。无论是母亲、父亲、老师或是其他的儿童监护人,几乎可以说所有的成年人都站在被告席上,为儿童幸福负责的整个社会审判,这一令人吃惊的指控包含着某种上天的启示,一个仿佛末日审判的神秘而令人生畏的声音在说:‘对我托付给你们的孩子,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对此,成年人的第一反应是反驳和自我防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我们爱自己的孩子,甚至为了他们牺牲了自己。’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两种彼此冲突的观念,一种来自意识,另一种来自潜意识。”
“所有宣称代表儿童利益的人都应该向成年人提出指控,并且应该义无反顾地坚持这样做下去。”
“对于儿童,我们还有太多未知,儿童心灵中有一部分始终没有被理解而又必须被理解的东西。”
“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成年人千万不要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只是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儿童心灵有关的一切,其结果就是不断增加对儿童的误解。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使成年人把儿童看作一种有待他们去填空的空无一物的容器,是懒惰、无能、需要他们事事包办的人,是缺乏内在规则、始终需要指导的人。”
“当一个婴儿出生时,每个人都去关心他的母亲,因为她分娩时遭受了痛苦,但是,难道婴儿没有受苦吗?人们保护母亲避免光线和噪声的干扰,但是对于婴儿呢?他也需要安静和幽暗的环境。他曾经在一个没有任何攻击、没有温度变化、为他安心睡眠而创造出来的液体环境中长大,突然之间,这个幽静的‘家’环境陡变,他暴露在外的娇嫩的身体所触及的东西粗糙而坚硬,甚至有些粗心的成年人还会‘粗鲁’地对待他们。”
“确实,家里的人几乎不敢去触摸新生的婴儿,因为他帮娇嫩了,于是就把婴儿委托给有经验的人照管,但是所委托的人常常并不适合做照料婴儿这样精细的工作。光用强壮有力的手臂牢牢地抱着婴儿是不够的,还必须使用正确的姿势。”
“无论我们多么爱孩子,从他诞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本能地提防他,本能的贪心让我们急于保护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那件东西本身可能一文不值。自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成年人的心理就被这样的念头控制:小心这个孩子,别让他弄脏你的东西,或者别让他变成一个讨厌的家伙,留神!提防着他点!”
这幅漫画反映,现实中许多人的人生正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优越的家庭条件应该用于为孩子提供幸福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奢侈的环境,对婴儿来说,更好的做法是给他提供一个远离街道喧嚣的安宁、清静的房间,最好光线和温度都可以调节和控制。”
以上的摘录,几乎全部是蒙台梭利站在儿童的立场对现实成年人世界的控告,这样的控告和自我批判,贯穿了本书的导论和前四章,几乎构成这些章节的部分内容。
在书中,她这样一口气地诉说着,语句流畅而发人深省,使读者似乎都不能喘口气来,去作间断地体会和感情。她似乎在无声地提醒你,你必须一口气读下去。
在这样的文字叙述之中,她已不仅仅是儿童的知音,儿童权利的新闻发言人,更是始终蹲下身子,与儿童并肩呼吸、相互陪伴,同欢笑共哭泣的天使。
蒙台梭利的学术和实践贡献之中,那些关于发现孩子、吸收力心智、敏感期、儿童环境与权利等观点和主张,随着后期阅读,将持续摘录、体会了解。
毫无疑问,蒙台梭利实际上是开启了一个时代,按她自己的观点和梦想来说:人类的20世纪,是“儿童的时代”!
[注]《童年的秘密》,[意大利]玛丽亚·蒙台梭利著,刘莹译,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18年1月第1版 第1—4章儿童的时代/被告席上的成年人/生物学的间奏曲/新生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