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
谈谈科技产品「耍猴」的合理性

谈谈科技产品「耍猴」的合理性

作者: 万能的船长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2:31 被阅读28次

1.耍猴的来源

其实耍猴这件事很早就有,老祖宗早就发现了: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也就是说:早上给猴子四个,而晚上给三个,猴子就满意了;如果早上给猴子三个,而晚上给猴子四个猴子就很愤怒。

这大概就是耍猴的来源。

到了今天,这件事在人身上屡屡发生,所以说人是猴子变的,很有道理。

2.耍猴其实很合理

在手机行业,小米经常被大家说「耍猴」。其实背后有很大的合理性。

最明显的,是抢购。小米手机每次发布之后,都需要抢购。很多人说这是耍猴,小米应该做的,是直接卖给消费者,而不是让大家抢购。

其实这背后是一个供应链问题。小米让大家抢购,这样它可以更好地安排好后面的供应,从而保证各个供应链与用户之间都收益。

其次,价格上的耍猴也很常见——比如各种科技产品价格都是199,399,999,1999等等,很少出现锤子手机第一代那样的3000。

为什么呢?

因为1999给人的感觉是1900多,而2000则让人感觉是2000以上。很显然,用户会觉得前者更便宜,也就更容易产生购买行为。

当然,这种定价不仅在科技产品上,可以说各种产品都会使用这种定价策略。

再比如,小米手机之前将不锈钢称为「奥氏体304」,虽然没错,但总给人一种故意营造产品高级的感觉,其实就是个普通不锈钢。而到今天,小米这种耍猴行为还在继续,其背后就是合理性——这样既不会导致用户受伤害,同时能让小米更多受益。

其实到今天,这种耍猴行为在互联网新闻资讯上非常明显,所谓「大传播之下必有妖孽」,就是如此。

因为新闻资讯的写手们目的几乎只有一个——流量。所以,标题和内容,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写。结果就是大家经常看到各种标题党——比如震惊了、吓尿了等等。还有很多文章则会利用人的情绪进行传播,其实事后大家一看,并不是这么回事,比如很早之前的「罗一笑事件」,最近的各种新闻资讯,就不用举例了。

相关文章

  • 谈谈科技产品「耍猴」的合理性

    1.耍猴的来源 其实耍猴这件事很早就有,老祖宗早就发现了: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

  • 耍猴

    瞧!一只只毛色艳丽,“贼头贼脑”的小猴,正在灵活的在人山人海的人群中,翻着精彩的后空翻,只见耍猴人一声吆喝,小猴猛...

  • 耍猴

    耍猴,又名猴戏、猴子戏,汉族民间的艺术活动。而耍猴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至今,最迟于唐朝出现,源于河南市...

  • 耍猴

    从前有个猴子,她总以为她是个女孩,所以她挺起腰杆走路,学着女孩梳洗装扮,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她遇见了一个人类,并傻...

  • 耍猴

    谁人不是耍猴者,哪个看客不是猴? 混沌世上真糊涂,铿锵锣下假自由。

  • 耍猴

    小李毕业那年,找了一个工作-动物饲养员。其实他大学本科学的是兽医,专给动物治病的。这年头工作难找嘛,找一个靠边的工...

  • 耍猴

    “梆,梆,梆” 三声锣响中夹带着那极具吸引力的劳动艺人们 所特有的大嗓音 :“来来来喽~各位亲爱的相亲父老,有钱...

  • 耍猴

    怎么那么多人围在广场路口边?还有几个城管在人群的外面守候着,是不是发生什么冲突事件了?小简心有疑问地往那里走去。噢...

  • 耍猴

    今日庙会,店铺兴隆旺,城内外人攒集于广场,热闹。异域他乡商人旅客,携奇珍异宝亮相,吸人眼。 一摊人多,堵,水泄不通...

  • 耍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科技产品「耍猴」的合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nd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