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世界
明智的艺术(投资篇)

明智的艺术(投资篇)

作者: k承龙 | 来源:发表于2017-02-18 14:56 被阅读0次

信息偏倚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么信息多,对我们的帮助就越大吗?现在其实是个垃圾信息横飞的时代。

  真的需要那么多信息吗?在投资这件事上,一只股票的好坏应该取决于公司的实力和未来的发展。你只要看他的财报就够了,而不是听那些五花八门的小道消息。过多的消息只会影响你的的判断,迷惑你的心智,浪费你的注意力。

 如果你有竞争对手就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信息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炒股软件,论坛,网站,每天都有大量的消息。散户的对手是谁?

 赌场盈利效应

 有没有赌过钱?当赢了1000,这1000你是会马上花掉还是把他存起来?大部分人的选择是把他花掉。因为这钱是我刚刚用了一分钟不到就赚到来的,这么容易。当然要花在我平时不愿意花的地方啦。去一家非常高级的餐厅,买一件原来可能不会买的衣服,或者再压一把。

 我们的感觉错误的把原来同样的事物钱区分为“赌赢来的钱”和“辛苦赚来的钱”,然后产生了相应的态度。赢得=不是我的=随便花,辛苦赚的=这才是我的=省着花。不管是哪种方式得到的钱,它的本质都不变,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它的态度。股市上涨为什么刺激消费?因为70%以上的人,认为那是“赢来的钱”所以很自然的随便花。

 最后机会

 在2008年和2016年的时候,你有没有听过很多类似这样的故事。我本来都不打算买的,都是那谁谁谁告诉我们他赚了多少了,后来我没有忍住。都是电视天天播放股市上涨多少,后来我没有忍住。都是网上新闻说哪个股神赚了多少千万,后来我没有忍住。都是我们某个亲戚一直告诉我们哪只股票一定会涨,后来。。。。。诸如此类。

 其实真正的错,是他们在听到这些消息后产生了。“恩,这应该是最后机会了,错过了就再也来不急了”。于是他们接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于是他们迎来了暴跌。

 当最有耐性的人都忍不住,都要来抓住“最后机会”的时候,那确实是最后的机会,只不过那是别人逃跑的最后机会,而你却把它当做成了自己发财的最后机会。

  妒忌

  我们会妒忌谁?我们会妒忌马云吗?会妒忌王思聪吗?

  不会嘛,他们离我们太远,所以有种毫不相干分感觉。但是如果原来你同班同学,原来班上那个混的最差的某个人突然做生意发了大财,此时你的心还能保持淡定吗?大部分人肯定是不能够嘛。他离我太近了,他的巨变会影响到我,他原来在我想象的范围内。连他都成功了,连他都赚钱了,连他都怎么样了。

  渐渐的你就会掉入比较这个大坑,它破坏着你的耐性,折磨着你的意志,使你变的急躁使你变的冲动。然后就很可能发生很多,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

相关文章

  • 明智的艺术(投资篇)

    信息偏倚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么信息多,对我们的帮助就越大吗?现在其实是个垃圾信息横飞的时代。 真的需要那么...

  • 明智对话:“为啥没打卡?”“因为我没写”

    《明智行动的艺术》是德国作家 罗尔夫·多贝里 (Roif Dobelli)继 《清醒思考的艺术》的姊妹篇,是由连载...

  • 靠直觉靠谱吗?

    本文参考书籍《明智行动的艺术》。(和《 清醒思考艺术》是姊妹篇。) 作者:【德】罗尔夫·多贝里,对认知偏误有深入的...

  • 明智行为的艺术

    文/红犄角 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但不可否认我们的身上总是有一些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漏洞。 《明智行为的艺术》这本书就提...

  • 明智行动的艺术

    今天晨读分享的这本书籍,《明智行动的艺术》告诉了我们直觉易误事和直觉能成事,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不...

  • 《明智行动的艺术》

    关于作者和本书 作者罗尔夫·多贝里是一位瑞士的经济学博士,瑞士机构getAbstract的创始人之一 “不该做什么...

  • 《明智行动的艺术》

    谈到“明智”,我们都希望做一个明智的人,明智往往和理性有一点点的关系,比如5W1H, SWOT等等分析法都强调客观...

  • 明智行动的艺术

    想要明智行动,不可忽视直觉对我们采取行动时的影响,很好的掌控直觉,才能更好更明智的行动。 直觉有时候能误事,直觉有...

  • 明智行动的艺术

    今天的感悟来自于《明智行动的艺术》一书里关于“直觉”方面的相关内容。 直觉是指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和直观感受,是...

  • 《明智行动的艺术》

    我们都希望做个明白人:决策英明、行动明智,结果成功。可现实却往往不那么如意:我们的行动可能遭受阻力,甚至决策出现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智的艺术(投资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or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