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是答辩周,在外工作的大四学生都回来学校赴约。大多数刚出去外面工作的人,总是会怀念美好的校园的生活,即使之前一直嚷嚷着要离开这所破学校的人,也会对学校有所改观。
那么,这些去工作回来学校答辩的学生对工作有什么感受呢?
理想总是有所差距,要么忍,要么走
我有个师兄在校园里面是一个学霸类型人物,拿过奖学金,参加过许多大型的比赛,在校园算是一个风生水起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或许在公司上能够大展身手得到领导的赏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相反,领导总是说他的实际能力和简历上的差别很大,故意去为难他。
这个师兄又比较傲气,总觉得领导是故意这样针对他。有一天,他辞职不做了,决定去找几个人合伙创业,经营小店。但是,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几个人在资金方面有所歧义,最后,创业没开始,就宣告解散,现在,那个师兄又回去公司里面继续工作。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所差距,职场上总是存在着勾心斗角,如果不适合在那个环境下生存,那就尽快离开吧,找寻下一家,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那上面。如果想要继续做下去,那就忍气吞声,等到合适的时机在上位。
职场上主动思考,展现活力,不要成为其他人的麻烦
我有个师姐在大学中比较活泼开朗,为人热情,到了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和周边的老同事说说笑笑,聊成一片。在4个新人中,她是话题的发起者,有她在办公室的气氛就会显得很轻松。除此之外,老同事也很愿意和她交流,带她熟悉业务,解决问题。她也很快上手,面对难题也是尽量自己思考解决,实在是操作不了,再去找人询问。
职场上大家都要工作,如果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轻易麻烦其他人。作为一个实习生,要展现你的活力和热情,既体现你的态度,又能给团队带来活力。
或许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我有个师兄,他的学习成绩就一般,平时就是吃饭睡觉打王者,等到毕业之后,他对工作也不发愁,进入公司之后,成为一个业务员,跟着大团队一起做事情,而且工资还比上面的那个学霸师兄高,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他家族有企业,让他有很多机会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为他以后在企业工作打下了基础。
或许你会说这样的人可能就是富二代,家里有大公司,可以让他得到这么丰富的资源。这只是其中之一,或许更重要的是,他在大学的成绩并不代表着一切,他在家族企业中学到的东西,恰恰是学校中没有教过得但又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也终将走上职场,这些话更多地是说给自己听,反省自己,做好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