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人得对另外一个人伤心到什么程度,才会把 堆放点所有联系方式都拉黑或者删除呢?
有个回答是这样的:这是未成年人才会做的事情,成年人的世界都很默契,没有拉黑与删除这一说。
哪怕明知道,一会不会联系,也不会轻易地把对方拉黑或删除。
微信对于成年人来说只是个通信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喜欢社交,因为无用的社交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精力,到头来只是百害而无一利。
成年人的社交,来自于“主动”与“被动”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群发了一条消息,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回了我的消息。
随后,我们聊了起来,聊到我们在哪个城市,我们的工作,是一个人还是与朋友一起,那天,我们就跟怎么也聊不完似的。
我们虽然有四五年没有联系了,但是我们依旧有以前那种感觉,还是在高中时的样子,仿佛我们依旧在高中的校园里。
我们一个在常州,一个在合肥,食为先让我们的关系紧密了起来,如果没有微信的话,我们也许只是彼此的一个过客吧。
不知道你们的微信里面有没有这样的人,你们过着各自的生活 ,就算偶尔想起来对方,也不会去联系对方。
不联系单原因并不是找不到共同话题,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害怕当消息发出去的时候,被删除或是拉黑。
或许你从来没有想过你们的关系会变成今天这样,不联系就感觉很陌生,联系起来就像我们一直没变一样。
不拉黑,不联系,才是高情商的做法。
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的关系变成了,不联系,不拉黑,也不删除。就这样待在彼此的通讯录里,谁也不去打扰谁。
人生这么长,遇到的人很多,但是联系的人却少之又少,当我们与家人朋友周旋的时候,谁会记起通讯录里面那个没有联系的人呢?
在我小的时候,有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我们上学都会等着一起的那种,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不再联系了.
我们只是从别人的嘴里知道对方是在什么学校上学,学的什么专业,就连现在彼此在做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只是默默地在朋友圈点个赞。
当两个人很好的时候,都知道对方在干什么,当两个人疏远了,连对方在干什么都不知道。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当初不拉黑,不删除,是因为放不下;现在不拉黑,不删除,是因为放下了。
我们大多数人当初一时冲动,把对方的所有联系方式都删除亦或拉黑了,但是在我们的记忆力,我们的心里,真的能忘记他吗?
当我们回忆起以前的往事时,总是会有他的影子。那些在我们内心存在过的曾经,真的可以删除吗?
既然删不掉,又何必大费周章,去自欺欺人呢?
有时候一段关系就是这样,曾经很好,可是突然之间就变得疏远了,不联系了,慢慢的,我们也就习惯了不联系。
其实每一段关系都有开始与结束,只是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我们都要勇敢的面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