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这么个标题,但其实我只是想发发牢骚。或许是我那没好透的中二病又回来看我了,也或许是一年没回家的我在犯傲娇。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总有些鬼影一样的东西从荒冢野坟里钻出来,在我眼前飘啊票啊飘,撵不走,驱不散。我学着小时候见过的神婆子的办法,把这些小鬼定在有形之物上,念咒,送走。散播负能量是耍流氓的行为,我不想当流氓,但更不想变鬼,起码现在不想。在这半夜三更把擒住了小鬼们的碎纸片撒在空中,乘着阴风飘入冥土,但求从此再勿扰生人。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城”“中国人参果之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
这是百科里面关于我的老家描述,我管它叫小土城。类似的话不知道在各种地方看过多少次,又听过多少次,可每一次都会让我感觉非常虚幻。这或许是因为我是教育流水线上滚下来的量产型理科生,对历史地理之类的东西不甚敏感。暑假去了趟帝都,站在故宫太和殿前面,我也只觉得“大”而已。但帝都是帝都,小土城是小土城。对我来说,前者是从前只在电视里和书本上见过,被贴上了各种牛逼闪闪的标签的地方。而后者是生我养我,占据了我满满十八年记忆的地方。我目前为止的生命中绝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这座城中度过,我对这座城的思考是最多的,对它的认识也是最深刻的,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无法消除那种鬼魅一般的虚幻感。
小土城在历史上获得的那些光环早已作古,什么重镇,什么名城,都不用从全国来看,省内一个兰州,一个敦煌的光芒就能把小土城彻底淹没。可这些野地荒坟一样的名号总是被一次次提及,老大不小了还津津乐道于幼儿园里得的那几朵小红花,真是中了那句骂人的武威土话:“老汉木碧莲,一提就是想当年。”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全国旅游标志啊,很厉害啊,我也这么觉得啊。不过从我的观察来看,铜奔马的辨识度似乎也没多高。某连锁酒店的标志就是它,不少客车上也会印着原样的或者修饰过的铜奔马形象。问过身边一些人,都只觉得是个普通的标志而已。我在江城的天桥上遇到过卖汉白玉“铜奔马”的小贩,人家告诉我这东西是从兵马俑坑里挖出来的。前一阵网上传有人把充气娃娃的零件当肉灵芝卖,我觉得他和天桥上那位挺像的,虽然不知道他们是真蠢还是假蠢。
大把大把的标签拼贴成皇帝的新装,小土城穿着它,大摇大摆地在我眼前瞎晃。
我烦极了,求它停下来,它说:“我生了你养了你,晃一下都不行?”
我又拜托它别裸着晃,它说:“你不也裸着?”
我低头一看,还真是。
小土城给我的印记,就是“没有印记”。并不是说小土城无力参与到我三观的塑造过程中,正相反,城内的我已经和这座城同化,除了那些空洞的标签,一无所有。没存在感,没归属感,没安全感,甚至连承认这个事实的勇气都没有。
我想逃出来,我也了逃出来,但逃出来的只有身体。被铲平了的土城墙跑到了我脑子里,把我的心团团围起来,我看不见墙外的天空,城外的风也吹进不来。渐渐地,连城墙里那个裸着的我也不见了,只留下不知怎么填补的伽蓝之洞。
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了,曾经一度被他们所支配的恐怖,还有被囚禁于鸟笼中的那份屈辱。
反抗,还要更多更彻底的反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