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要早起给自己争取一点时间,转眼都2024年了,我说过的要早起的,结果总是没有动力。今天阴差阳错的在4:54的时候因为二宝有点鼻塞打扰到了我的好梦,起来给孩子烧开水喝,就起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823548/eece694c579b92e7.jpg)
起来后想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故事《雪山大地》里的一切人物都让我挂心着,我在心里也同他们一样念着祈福真言。索性就打开台灯,静静的看了一个半小时,可依然是津津有味的,爱不释手。
总是自责自己自律不起来,不能够改变现状。晚上听了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后,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可能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所以没有早起的热情与动力。
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然会操心的,不需要刻意去要求自己。
总是说要接纳自己才能改变,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反思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的自责,越自责,越对自己产生失望,从而进入恶性循环,觉得不够自信去胜任很多事情。其实自己已经很棒了,已经在尽力做好该做的事情了。
人不能总是要求自己100%的改变,一下子就做的很好很完美,我们可以先做出5%的尝试和改变,让自己行动起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滚雪球效应,就会让自己逐步产生大的变化。
还是那句话,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们身为普通人就别总是不切实际的做实现不了梦,让自己失落,让自己焦虑。我们都是普通人,也不要过分的去要求孩子一定要成为人上人,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她不快乐。做好我们普通人该做的事情,过好当下就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6823548/77c9e3dd68732a51.jpg)
午饭时听同事们聊天聊到了发抖音赚流量和粉丝的事情,原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能够在直播行业里分一杯羹的想法。其实各行各业都有各行各业的难处,隔行如隔山,一切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连自己专业的事情都还做好,还想着做点其他的事情。
想到了今天语文练习上看到的黄庭坚的一句话“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要用心专一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从别人那里审视观察自己身上的问题。
晚上听了一本书,很久没有听书了,感觉还不错,喜欢听别人讲道理,然后学习和改变自己。
走路去接娃,快走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喜欢走路,喜欢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在等的时间里,做了腿部拉伸让肌肉得到了放松。在有限的时间里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内心很快乐。
今天并没有因为4点多起床而觉得困乏,反而觉得很舒服,睡多了也会是一种负担。明天也要早起了,加油,放松一点好好工作和生活,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每天尽力去活好就好。顺着自己的节奏走,接纳自己才能有好的改变,有良性循环的条件。
不给自己对抗,不给自己压力,让自己过的舒服一些,自在一些,欢喜一些。人生苦短好好的爱自己,顺其自然的生活,让生活顺起来,简单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