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入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当你进入门的世界,别忘了千万要记住这些禁忌条件!很有意思吧?最近因同事推荐看了《致命游戏》,被里面的一些小细节所吸引,这些小规则虽然被安放在游戏里,但似乎有它的出处和道理。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它的来源,这几句话出自农村俗语,其实就是老一辈人用他们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比较通俗的话语,鄙人在此且与大家分享一番:
一人不入庙
这说的是古时候的庙宇多建在荒郊野外,会聚集一些盗匪、流民或不怀好意的人,当你独自行路时,千万不要一个人进入寺庙,因为危险会降临,一但遇上匪徒,就会危及到你的人身安全。这句话的出处还有一个小故事,大概在宋朝的时候,一名书生进京赶考,在天黑的时候,书生看到前面有一座寺庙,打算去里面投宿,并过去敲门。门开了,一个和尚探出头来,他发现书生只有一人,并携带一个大包袱时,和尚欣喜若狂,连连答应让书生进入寺庙。书生房间里,在烛光的映衬下,这个和尚终于确定了书生的包袱里面真有黄白之物后,于是他见财起意,在半夜将其杀害。神目如电、暗室亏心,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于是官府破获了此案,并把凶手抓住砍头。后来这个故事被流传了下来,并告诫人们一个人千万不要进入寺庙中,于是后来也有了“一人不进庙”的说法。
这句话用在现代也合适,比如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因为不熟悉当地的环境和人文风俗,难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这时候我们选择和几个朋友结伴而行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以免因为落单而存在安全隐患。
两人不观井
这说的是合作与信任的问题。假如两人一同在井边,如果一人心生歹意,会把另一人推入井中,不免引起信任危机。这句话也是有典故的。在古时候,有两位赶考秀才,他们在路上相识,又结伴同行。人心隔肚皮,其中一位秀才看到同伴身上的银子非常多,于是就见财起意,打算谋害同伴。他们走着走着,看到路面有一口水井,于是这个歹人就计上心来,对另一位说,我给你打水喝,然后急匆匆地跑到了井口处,装着打水。这时候,歹人却发现这个秀才并没有跟过来,他假装对秀才说:井里面的水太浅,自己一个够不到,需要帮忙。秀才赶紧过去,但是当他趴到井口观看水时,却被歹人推了下去,然后歹人拿着秀才的银子去进京赶考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人合作共事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三人不抱树
这说的也是合作问题。如果三个人一起抱(抬)一棵树,中间的那个人就会偷懒不使力,从而增加另外两个人的负担。有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意思。另一层意思是,如果中间抬树的那个人往前面一点或往后面一点。就会给后面的或前面的人造成更大的负担,就像三个人合作,你首先提出一个反对意见,大概率会遭到另外两个人的反对,你的意见就不会被采纳。 这里仍然有一个小故事,在古时候,如果两个人要害一个人,他们就在没有人的地方,找一棵大树,然后谎称三个人手拉手,量一下这棵大树的粗细。但是当三人真的手拉手合抱大树的时候,其中两个人则顺势将这个人手脚捆绑起来,让他无法挣脱,然后接机谋害。在如此险地的情况下,一人被其它两人加害,也是很难挣脱的。
这句俗语教导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共事的时候,一定要有警惕之心,要不然就会被另外两个人算计。
四人不回头
这句话是讲诸葛亮下葬的,全句为“四人不回头,绳断后磕头”。相传,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因为身体原因死在北征的路上。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大为悲伤,于是按照诸葛亮的遗嘱,对他进行厚葬。但是诸葛亮的名气很大,如果随意葬在一个地方,后人会不会把他的坟墓给撅了呢?但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他在生前给后主刘禅的诏书上就做了如何埋葬自己的决定。结果,四个身强力壮的士兵按照刘禅的旨意,用四根草绳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从定军山出发,一直往南走,直到绳子被磨断,才是诸葛亮的葬身之地。并规定:“四人不回头,绳断后磕头”。但是即使那四个壮汉身体再壮实也经不住一直抬着棺材往前走,于是四人商量好选一处地界把诸葛亮的棺材放下,并隔断绳子,就地葬了诸葛亮。他们回到成都后欺骗刘婵,说已将丞相入土为安。很快谎言被拆穿,刘婵将四人处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葬身之地了。当然这些也早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
这句话表明,在一个团队里,大家商量好一件事情,你如果当面提出反对,100%不会成功,还会让团队其他成员对你产生看法,以致对自己不利,被人看做是团队里的异己。
五人三姓不同行
这句话流行于客家地区的俗语,其意思是出门在外时,如果五个人中有三个人不属于同一个姓氏,那么最好不要一起出行。
这句话的反映了客家地区对于家族和姓氏的重视,同姓氏的人通常会有共同的家族观念和信任基础,而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出现了不同姓氏的人,可能会导致信任问题,甚至可能出现内部矛盾或冲突,因此,这句俗语也是对人们在社交和出行时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与人合作或共同行动时要保持警惕,防止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或危险。
六人不入乌龟席
所谓“乌龟席“是指一张桌子的两侧分别坐两人,上下分别坐一人,俯瞰这个形态像是一只乌龟,让人心生歧义。更重要的是,这种坐法,两边的人也不好夹菜。所以,最好还是不要这么坐的好。
这句话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同样适用。比如我家里有4口人,所以买了一张小长桌,日常用完全没问题,但如果来两个朋友,就坐成了“乌龟席”,亲测这种坐法对分别坐在两头的人特别不友好,因为真的不好夹菜。
原来如此,本宫明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