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羽追问卿儿:“你是在哪处密洞看见他们搬运木箱子的啊?”
卿儿欲言又止,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羊肉,这盘菜是希羽点的。卿儿一边细嚼着羊肉,一边不急不躁地说道:“告诉你也可以,你须得先回答我两个问题才行,到时候带你去都可以。”
希羽未及思索,便回道:“你且问吧。”
卿儿问道:“其一,你到底师出何门?”
希羽回道:“我师傅姓夏名在公,乃祁连山东麓甘州的悯世堂堂主,锄强扶弱、济世苍生,便是我们的教义。”
卿儿早有耳闻,听说过腌臜不堪的“青湖四鸟,亡牛装尿(王刘张廖)”,也听说过正义凛然的“祁连悯世,夏公无私。”于是,对希羽便立生敬畏之意。
卿儿思绪半天,第二个问题本来想问“究竟是所为何事?”,话到嘴边,又变成了这样:“其二,敢问你可有婚配?”说罢,颔首垂眉。
希羽被问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支吾答道:“至今孤身,未有婚配。”接着又问道:“这下你该告诉我究竟是在何处所见了吧?”
卿儿人虽不大,耍赖的本事却是不小,说道:“待风平沙歇,我领你去便是。”
希羽没招没辙,只能暂且如此。
正所谓“一回生来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一个话多聒噪,一个沉默少语,但两人聊着聊着,也能够聊得十分开心,究其根本,一则因为年纪相仿,话题有共鸣;二则因为秉性相同,骨子有正气。
卿儿不敢只身探究那晚的驼队和密洞,毕竟是女儿身,究竟是心惧怕,不蹚浑水,也是常理。卿儿虽然心里明白,那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也肯定是万般凶险的存在,可终究还是没有一探究竟。
当她把一路零零散散的所见所闻,串联在一起的时候,便隐隐觉得不安于心。此时,刚好遇见了希羽,便如热锅上的蚂蚁找到了解救的稻草——如释重负。
次日,风缓天晴沙尘歇,道路虽掩方向在。卿儿便拉着希羽直奔月牙泉而去。路上,两人有说有笑,不过卿儿说得多,希羽笑得欢。
路上,希羽才告诉卿儿,他是沿着甘州一路追踪至此,月前,他师傅就收到线报,有外族人来我境内犯事,具体阴谋不详,这么多年以来,欲挑起边关战事,他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苦于追踪至今,仍不得法门,未寻得究竟。
希羽还告诉卿儿,最近,附近的村子里接二连三出现貌美女子失踪案,推测应是这些人所为,只是没有抓住现行,沙漠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又不便于侦查监视,稍有风吹草动,他们便按耐不动。
卿儿听得热血沸腾,想着正在干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心里万分激动。边走边聊,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来到了月牙泉附近,卿儿用手指了指密洞所在,告诉希羽:“那晚,那边忽然打开一道石门,从里面跑出来七八个黑衣蒙面人,搬运木箱子一进一出,动作快速,组织井然,感觉不像普通的宵小之徒,其他的就都不知道了。”
希羽放眼看去,除了月牙泉的水,便是戈壁滩的沙,石门石洞不得而见,也不敢贸然前去印证真伪,以免打草惊蛇。不过经过与卿儿相处的这些时候,他还是选择相信卿儿。
希羽对卿儿说:“咱且先走,这边我自会安排他人暗中观察,我们回去继续追踪那帮外族人,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