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都不能理解像女儿这样的年轻人经历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就比如说在朋友这个问题上。
在女儿初中高中大学时期,再加上刚工作那两年,对待朋友真是一日不可或缺,每天空下来的时间,不是和朋友在一起,就是在去找朋友的路上,即便在家里,也和朋友在手机上,没完没了,没时没刻。
可这两年,却突然转成了厌烦,远离,推脱。用她的话说就是太浪费时间了,真正有益的挚交没有,有的都是那种约着吃吃喝喝玩玩的所谓朋友。
我也曾问过,有不少不也是和你一起很多年走下来的朋友吗?怎么就不值了?
女儿说,接触的越多,经历的越多,才会对那种能陪伴自己成长,有助于自己成长的朋友越发渴望,反而对和自己认知差异思想差异越来越大的朋友越来越失望。
我只能说,这也许就是时代的差异。在女儿所处的这个时代,一切都在快速向前,每时每刻都在出现新思维新事物,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人在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领域中流动,所以,女儿们在接受这个时代时,也自然让自己的思想和需求时时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所以,对于女儿来说,能有一个同质同层持久的朋友很难,而在属于社交圈里被称为朋友的,却很多,只要想,能交多少就有多少。
和我们一点都不同了。毕竟,我们的时代和女儿们的时代相比,简单了许多,慢了许多,就连交朋友,也纯粹了许多。
我们七零后这代人,不夸张的说,在心里留下的朋友,绝大多数应该都还是小时候的发小以及青少年时的同窗。至于走上社会以后再交往的朋友,能留下来的都很少。
用念旧这个词形容,是很贴切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这样的朋友,才知根知底,才没有功利心,才能在现实和物质的生活冲刷下,保持比较纯粹的朋友情感。
就因为有五年十年二十年最干干净净时相处的“旧”,所以,我们才不会在意身份,在意层级,在意思想的差异,才会在相处时,坦荡自如,轻松愉悦,毫不伪装,放下自己。
就因为越往社会和生活的远处走,才越明白,互帮互助在友情中固然重要,固然是友情的本来要素,但友情本身所要求的信赖以及寄托和牵挂更加重要,因为这才牵扯着一个人最终的心安之处。
相处时间久了,一两年不见没什么关系,从不联系也没什么关系,常常聚不聚会喝不喝酒更没什么关系,但只要你想念你需要,他们在就好,甚至都不用什么话解释。
说不同,并不是说我就认为女儿是错的,相反,我倒很希望女儿能交到她所希望交的朋友。交到固然好,交不到,也可以对朋友的理念重新做一个思考。
毕竟,我们属于两代人,他们不会完全理解我们对于朋友的概念,而我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在这个时代里,最终会如何构建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