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是如何巧拒谢安纳妾之念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500320/bfaf5b8e84e8677e.jpg)
《世说新语·贤媛》
【原文】
谢公夫人帏诸婢,使在前作伎,使太傅暂见,便下帏。太傅索更开,夫人云:“恐伤盛德。”
【译文】
谢安的妻子刘夫人挂起帷幕围着众婢女,叫她们在自己面前表演歌舞,也让谢安看了一会,便放下了帷幕。谢安要求再打开帷幕,夫人说:“恐怕会损害你的美德。”
01 不准丈夫纳妾
谢安是东晋时的名士,淝水之战中胜利方的大统领,东晋朝的太傅。
谢安为人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可是他终身未纳妾,这是因为什么?
因为他的妻子不准他纳妾。
谢安的妻子刘氏是东晋名士刘惔的妹妹,她是名门闺秀,为人机智幽默,谢安和她感情很好。
但是在古代社会,就是感情很好的夫妻,丈夫也会纳妾,尤其是在妻子人到中年的时候。
只是,刘氏并不这么认为。
谢安的朋友家里大都妻妾成群,个个年轻美貌,娇娆动人。
谢安也曾为之心动,想纳家妓为妾,可是不敢向妻子刘氏提。
![](https://img.haomeiwen.com/i8500320/404b4e850a4f7595.jpg)
02 《关雎》是谁所写
这时谢安的侄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他们自告奋勇去说服婶婶刘氏,让叔叔谢安纳妾。
这群侄子见了婶婶刘氏夫人,开始给她讲《诗经》里的《关雎》和《螽斯》。《关雎》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螽斯》就是是先民为祈求多子而唱的民歌。
刘氏奇怪了,“哦?你们对这两篇很熟悉,是不是应该也读出什么新的内涵呢?”
侄子们顺着说,“熟是熟,但不一定真理解。比如《螽斯》,讲的是家族子孙众多、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比如《关雎》,讲的是君子追求美好淑女的美好情景。”
侄子们的意思就是“婶婶啊,让叔叔多纳几个窈窕淑女当妾,多生几个儿子吧”。
刘氏夫人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弦外之音,她就不动声色地问:“《关雎》是谁写的?”
侄子们连忙说:“《关雎》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写的,周公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他是一个大圣人啊。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
刘氏夫人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关雎》是周公写的,如果是周姥写的,就不会这样了。”言外之意是说周公是男子,所以喜欢到处追求淑女。你她让子侄们想想,如果由周姥来写这诗,她又会怎么写?”
侄子们面面相觑,纷纷告辞。
![](https://img.haomeiwen.com/i8500320/2ce2ea9b007a2d25.jpg)
03 落帷巧拒谢安
刘氏夫人不准谢安纳妾,自己却在家里养了很多年轻美貌的婢女。她在家里闲着没事,就训练婢女们唱歌跳舞,培养文艺人才。
她还在家里搭了舞台,挂起帷幕,让婢女在舞台上跳舞,等谢安回家,她就让美貌婢女在谢安面前表演歌舞。
可是正当谢安看的兴致勃勃时,刘氏夫人就让人把帷幕落下,不准谢安看。
谢安刚看得兴起,怎能嘎然而止,于是他请夫人打开帷幕。刘氏夫人说:“不行,看多了美女歌舞,就损害您的品德。”
谢安感慨道,“夫人的能耐太大啦,实胜苻坚秦兵百万。”
![](https://img.haomeiwen.com/i8500320/b7b142a5e175764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