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一口

作者: 心漾呀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8:25 被阅读9次

汪曾祺的小说很好看, 简洁自然,清淡有味,代表作是《受戒》。而汪老的散文集也是颇具特色,似皓月清风,更不失人间烟火。最早与汪老接触,便是源于散文集《生活是很好玩的》。

呷一口

《生活是很好玩的》作者以亲身经历的生活琐事,娓娓道来。平淡无奇的吃喝玩乐在作者眼中拥有着童话般的魔力。口味,草木和旧事,构成了汪老的奇妙王国。

读此书,没有一气到底的强烈念想,没有雍倦虚无的乏力,有的只是春风拂面般的平和与盎然。于闲暇之余或心烦意乱之际翻开读上两页,心情便开朗许多。眼前也常会浮现一个画面:我与汪老相对而坐,一方木桌,两盏清茶,四周是麦田的幽香。我饶有兴味的听他讲北京胡同,讲岁朝清供,讲遛鸟,讲罗汉,讲草木虫鱼兽,腊梅天竺芙蓉,还有昆明的雨,天山的松。汪老的生活阅历实在惊人,就是个踢毽子也能道出"扬、拐、尖、托、笃"的小五套和"对、岔、绕、掼、挝”大五套,颇为讲究。再看吃食:坛子肉、小肚、焦圈儿,鸡丝拉皮、花生米辣白菜、冰糖皂角米……无论何种原料,或拌或炒,或蒸或煮,汪老总能道出几种新鲜做法。世间所有的情感,皆融于食材的巧妙碰撞之中。"辣子毛补,两头秀腐",地域色彩更增添出饮食的无限魅力。

呷一口

爱花草树木之人也能在汪老这里找到共鸣。我们常听歌谣:"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可这究竟是怎样个红,怎样个艳却无从知晓,其生长习性,真实状况,唱歌之人更未必了解。且看那晚翠的枇杷,那不落叶的桂花,还有不起眼的荆条花,"怕痒痒树"紫薇…每一朵花的背后,都有个渺小温暖的故事,前至诗文历史,后至栽培园艺,让人徜徉于美感闲情之中。何为黄华,何为黄栌,栀子花与白兰花有何异同?牵牛秋葵怎的短命?想见得,可到汪老书中一睹。

呷一口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樽相劝散穷愁。旅行是很好的排遣方式。北疆的漫漫寒雪,南方的旖旎水镇,风景的落差往往勾起情绪的动荡,景中的陌生人也可意外的聊慰心灵。但并非所有的旅行都有意义,倘若游无所获,不妨到汪老书中寻得庇佑。"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翠湖因那盈满的湖水,常青的树,粉紫的水浮莲滋润着心影,而图书馆中喀啦啦拨着时钟的管理员,卖"糠虾"的老婆婆,茶馆收茶钱的堂倌,"穷遛"的乡人则构成了翠湖的人物风景图。还有泰山,隆中,长城,草巷口……旅行的美妙绝不是相机里的山山水水所能概论的,它需要一颗求知的心灵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如汪老书中所说,要有一种意向、一团兴致,勃勃然郁积于胸,势欲喷吐而出。

呷一口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对生活兴味的探索自古有之,不是迷恋风花雪月,而是源起江海人间。人活一世,创伤必不可少,可兴趣总要广一些好,寻一自在处,品茶吃豆看花,读李清照,辛弃疾,悠悠地呷一口生活这盏茶!

相关文章

  • 呷一口

    说老实话,我已经记不清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说句实话,我记得我从小没怎么喝过高级茶。 在大巴山的山沟沟里,我度过...

  • 呷一口

    汪曾祺的小说很好看, 简洁自然,清淡有味,代表作是《受戒》。而汪老的散文集也是颇具特色,似皓月清风,更不失人间烟火...

  • 呷一口好茶

    茶树多生长于田园,或深山或石缝,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据考证分析,茶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滇蜀边界,后来经过移植培育,目前...

  • 港式奶茶背后的故事

    “拿起一杯奶茶,呷一口,仿佛时光在倒流……”港式奶茶又称作“丝袜奶茶”,香港咖啡红茶协会主席黄家和呷了一口香滑的奶...

  • 青梅酒

    青梅,酸入酒,酒清酸入口,口舌生津。 微呷一口,看几页书,喝一杯茶,再呷一口。 止不住两小杯入喉。 窗外倾盆大雨,...

  • 呷一口春天的味道~

  • 繁华梦

    静坐楼台观繁华, 窗前细呷一口茶。 来往皆为奔波客, 何人询问梦天涯?

  • 回忆苦难

    回忆苦难就像是在喝烈酒,呷一口就有一口的苦辣,回忆的多了,也就醉在里面了……

  • 亲自呷一口酸辣汤

    许多父母在孩子刚出生不久,还在牙牙学语时,便开始向他们形象的展示一些道理。比如指着电路板的孔,一边拿着插头插进鼻子...

  • 评论 | 围的是城,困的是人

    读一本好书,需要似品茶般,那茶叶被炒过、被烫过,在杯内翻腾后,我们便细呷一口,再细呷一小口,茶水流过口腔,滑过肠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呷一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k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