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领导交代了我一项工作,需要到市区到处跑着搞调查研究。第一次接触这种工作,我充满热情。对于久坐办公室的我来说,能出去搞一搞调查研究,感觉挺兴奋的。领导指派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一起去调查研究,大清早我们就出发,早上11:00,我正干得兴起,同事对我说,今天早上就工作到这儿,咱们找地方吃饭,休息。我甚是惊讶,怎么还没到下班时间就吃饭休息了呢?我心里暗暗的想。
同事说,工作悠着点干,你干的越多,下次领导分配的任务越重,领导是不会在意你的工作有多辛苦,他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你是家里的天,也是单位的车把你累坏了,家里的天就塌了,而单位丝毫不受任何影响。下午咱们休息好了再干。他给我举了个例子说以前他干过这类的调查研究,一天就干两个小时,第二天他们直接就不去了。
下午我们休息好,只工作了一个小时就回单位了,给领导汇报完工作后,领导十分满意。
第二天,我们只工作了三个小时,就把昨天一天的工作量完成了。剩下的时候,我们看书、喝茶、聊天、休息。快下班时回单位给领导汇报工作,顺便再说说工作有多辛苦。
起初我的内心是抗拒的,我是一个单位中的老黄牛,工作还是比较认真的,我觉得我拿这份工资,最起码干的工作要对得起这份工资。但是我不可能扔下同事,自己一个人去干。如果这样干的话,我和同事以后就没办法相处了,他有可能把我看作一个神经病。我也做不出给领导打小报告的事情,我也没有办法说服一个已经工作了十年的同事,再说他说的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我强压下我满腔的热情,跟着同事节奏干。几天下来,我感觉这样也挺好的。
记得领导曾经教过我说,给领导汇报工作,本来领导安排给你的工作,你竭尽全力5分钟能干完,一定要按照正常干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到了后,再给领导汇报结果,还要说这个工作有多难干,你费了多大的事。这样并不是为了给领导表功,而是给领导造成一种印象,这项工作干起来又需要这么多时间,要是你急急忙忙5分钟干完给他汇报后,他可能以为这项工作造成就只需要这么点时间。他以后对于这类工作可能都要求你5分钟干完,这样就把自己坑进去了。
我想造成这种结果,可能和组织的机制有关。当组织过于庞大,他的机制就会尾大不掉,过于死板,不够灵活。组织里的每一个人就像一部庞大机器里的一个个小零件。每天都在干特定的工作。很少有创新、激情。同时组织的提拔任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过于僵化,不能激发成员的干事热情,从而导致了组织运转缓慢,效率不高,死气沉沉,缺乏活力。
如果不能从体制机制上改善这种状况,就无从谈起高效、快捷创新激情的工作,就无法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作为庞大组织的螺丝钉,我无法改变目前的现状,也没有勇气跳出组织,有生之年能看到尽头的只是我再组织里垂垂老矣!但我的期望却是真实而热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