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京剧常识:翻跌(三)

京剧常识:翻跌(三)

作者: 512song | 来源:发表于2022-10-17 10:12 被阅读0次

再有一种“乌龙绞柱”,那是花旦戏里看到的机会较多了,如《杀山》里的潘巧云,《刺婶》里的邬氏,等到快要挨刀、吃枪的时候,都须用这个翻跌功夫。

它的翻式,是上身卧倒台上,面孔朝天,两腿高举,凭着扭腰动肩的劲头,使身子旋转,接连不停地满台翻滚,尺寸是只许一个比一个快,同时对竖起的两条腿,也不能往下沉落。顶顶拗人的地方,即是卧倒地上的头部功夫,要有相当根基,否则把整个脖子,全去靠着台板,那末不消三五个“乌龙绞柱”翻过,花旦梳的“大头”,也一定落在台上了。

“鹞子翻身”是在武戏里常可看到的一种翻跌,也不单单为短打武生专用,就是背扎四面旗的靠把武生,也时常用到。它的姿势,是身子稍向前俯,右足站稳,左足带屈上提,顺势而翻,下腰转身。

像《挑华车》里高宠的起霸,作的乃是空手“鹞子翻身”;再像《葭萌关》里的马超,和张飞打第一个回合,举起手里一条枪,架住三将军的丈八矛,跟着翻的是绕枪“鹞子翻身”。如讲功夫,空手比绕枪难得多,如马超有张飞的劲头可借,高宠起霸的“鹞子翻身”,两手空空,因此在抬膀、动腿、下腰的劲头上,更须用足功夫。

武生梁慧超饰高宠,于后半节的走边中,他翻的鹞子翻身,有一股猛劲,脚里极快,故翻势很低,四面靠旗,可以碰到台面,腰腿底子不结实,绝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相关文章

  • 京剧常识:翻跌(三)

    再有一种“乌龙绞柱”,那是花旦戏里看到的机会较多了,如《杀山》里的潘巧云,《刺婶》里的邬氏,等到快要挨刀、吃枪的时...

  • 京剧常识:翻跌(一)

    京剧里的武打场面,有许多从高而下或由下而上的动作,像飞翔一样的活泼,像舞蹈一样的美妙,总称叫作“翻跌”。这种动作,...

  • 京剧常识:翻跌(四)

    再来谈谈只有一下子的翻跌,其中有“台漫”、“跌坐”、“抢背”、“吊毛”、“僵尸”、“磕子”等等几个名目。 “台漫”...

  • 京剧常识:翻跌(六)

    “僵尸”在戏里,用于死亡、昏厥的角色身上最多。它也有软、硬的名称。“软僵尸”是身子后倒,下地时作一旋转,有个借劲;...

  • 京剧常识:翻跌(五)

    “抢背”有两种,一种叫“软抢背”,姿势是上身下俯,向右一侧,扭动腰背,跟着这走势甩下去,落地时背着台面。像《八蜡庙...

  • 京剧常识:翻跌(二)

    有一种筋斗,可以从上场门翻起,一直翻到下场台角,姿势灵活,身体柔软,叫作“翻排头”。像《雁荡山》、《一箭仇》、《拿...

  • 京剧常识:跪拜(三)

    跪下一条腿,都是屈落右腿的,但有一出戏里的老生,却是跪的左腿。《二进宫》里的杨波,等到李艳妃跪在中间唱罢“.......

  • 京剧常识:饮酒(三)

    戏里用到碗和酒罐的大酒具,那就非但可以免掉遮掩的架子,还要把就送到嘴里。像《醉打山门》里的鲁智深,《快活林》里的武...

  • 京剧常识:走边(三)

    《麒麟阁》这出戏,现在演的不多,大家看来有些陌生,再来举一出靠把角色的走边戏——《挑华车》。 戏里的主角高宠,头场...

  • 京剧常识:刀(三)

    “铡刀”,现在是只有归包公这一个角色所用的了。在《铡包勉》、《铡美案》等戏里就可以看到。如果按照《狸猫换太子》路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京剧常识:翻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df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