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金瓶梅》的人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共识,这是一部写人性欲望的书。是这样的,这的确是一种古代人描述人性欲望的书,据说这是明代王世贞的杰作,真正是谁写的,好像已经无人知晓。现实生活中,一谈到人性的欲望,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关于性方面的事情。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难道只有性才是欲望的主色调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很多的古圣先贤,在著书立说的时候,并没有否定人性中的欲望,更多的是在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人性中的欲望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现实生活中,除了性方面的事情之外,还有很多的事物与欲望有关。从“食色性也”这一句话来看,食物与人的欲望是高度一致,也可以说,吃饭与性欲是相同的事情。不同的是,前者是可以公开讲的,后者是有一个限制的。
某些方面来看,很多时候的欲望是人们做事情的动力,比如说一个你喜欢的事物,往往会有更多的动力去完成,反之亦然,那些让你讨厌的事情,是限制一个人行为的障碍。很多时候,人们在否定欲望的同时,亦是在消弱欲望产生的动力。
是这样的,其实,很多时候的欲望都会有一种冲动,那些冲动是所有行动的原动力。年轻时候的冲动,往往会成为不成熟的标志,成年之后的稳重,又会有缺乏活力的标志。彼时,又会想要寻找促进行动的动力,殊不知,动力蕴含在欲望之中。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更愿意看那些英雄战胜邪恶的故事,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也会有英雄与恶龙搏斗的故事。在那些故事中,不管是恶龙,还是那些邪恶的女巫,开始的时候都会给善良的人们造成伤害,在那些伤害之中,会有一种声音唤醒沉睡的英雄。
以前觉得那些英雄传奇般的事迹,就像是神话一般的事情,等到自己有了成年人思维的时候,发现那条英雄之路并不像故事中讲的那样,更多的是与个人的欲望纠缠。真实的世界没有影视作品中的那么精彩,更多的是在平凡的点滴之中找到喜欢的事情之后,想办法喜欢的事情做好。
很多时候的冲动,是欲望的冲动,如果彼时听任那些欲望的摆布,很有可能会成为欲望的奴隶。比如说像《金瓶梅》中的西门庆,虽然凭着个人智慧拥有了巨额财富,但是却死在了纵欲过度的奢糜淫烂的生活。
再看一下现实生活中亦不乏有这样的现象,那些在新闻中的负面信息的主角,不乏一些是曾经耀眼的明星,如今剩下的只是那些让人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当然,不是所有欲望中的人生都会有相同的结局,还有很多人在欲望中的人生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且一直狂奔到终点。
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谁的人生是被定义的,被定义了的人生是可悲的,在欲望中的人生中会有很多种可能,不是在涅槃中重生,就是在无尽的欲望中一点点地沉沦。也可以说,人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欲望包裹着,能够从那些包裹着的欲望中破茧而出,并且用热情去拥抱生活,才是真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