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间最绝望的景象是什么吗?
那就是一群三四线城市的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和国际私立学校子弟们同台竞技的场面。他们的表情上,绝望中透露着无奈、自卑中透露着暗淡。
这些家长终于深入骨髓的领悟到,自己的孩子除非今生有贵人抑或奇遇,否则真的很难出头了。
你知道人间最舒坦的景象是什么吗?
那就是一群私立学校的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和三四线公办学校子弟们同台竞技的场面。他们的表情上,骄傲中透露着嘲弄、自信中透露着漠视。
这些家长此时此刻在想,年底了,自己的几个项目怎么推进,以及自己的位置怎么高升。什么?你说我的孩子碾压了别人有何感想?有什么好想的,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同样的场面,不同的感受,差异纯粹取决于你的屁股坐在何处。
只要你找个机会,对比下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学生,你就会发现一个让人心寒到底的事实,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孩子们,彼此之间的差距可比两地的房价大多了,而这些差距已越来越难通过努力弥补了。
阶层的差异,远比一切让人绝望。
1
这一切,是我于元旦应母校邀请,回校参加“名校联谊会”上所看到的真实场面,联谊会举办的地点设于某华东著名私立院校。
首先要肯定,这次联谊会的举办初衷是好的,旨在让内地的学生们更好的促进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且不少著名教育大省都派出了省代表小队来参加。
当天代表某三线城市名牌公立学校出战的,是他们学校的英文尖子,据说连续几次英文模拟考都是省里排得上号的,小伙子还未上场就英气逼人,为了演讲赛特意买的西装虽然袖长明显过了头,但是上场前被爸爸认真的折了进去,倒也显得挺括。
代表私立院校出战的,则是一名据说“口语还不错”的女生,姑娘家未上场前还在和自己的外籍老师谈笑,她的校服则剪裁良好,若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校服合身的很低调。
我只记得小姑娘上台后开头的第一句话是:“Thanks god,I went through this topic on MUN,lucky me,so this is gonna be easy.”(译:“谢天谢地,我之前在模拟联合国上就做过这个题目,姐稳了”)
言罢,下面的私立学校家长和学生们都配合着轻笑,这种美式演讲里标准的诙谐梗开头永远效果喜人。至于姑娘的语腔语调就更不用说,这些孩子普遍的特征就是英语说得比自己的方言要好。
之后的赛程已经记不起来了,只依稀记得上场前还信心满满的公立学校小男生上台后连续三次卡了镗,随后在众人“温暖”的眼神下被黯然的送离了讲台。
我很同情这个男生,因为当那个女生开口说出第一个单词的第一个音节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输定了,随后还要在无力回天的重压下,硬撑着说完自己的演讲。
真正可怕的是,那个女生非但没有丝毫得胜后的骄纵,反而在男生还未返席落座时上前牵住了那个男生的手并一同高高举起,示意众人“赛事不重输赢,旨在交流,能上台的都是赢家。”
如此气度下,自然博得了一个满堂彩,只不过在大家都鼓掌称赞的时候,我特意观察了一下男生的父亲,那表情,一言难尽。
姑娘,你真是好样的,你温良恭俭让,你亦颇有大将之风,只不过,你这是在“杀人”,更是在诛心!
2
关于教育
中低阶层家庭今生翻身的最佳途径就是高考,无他。
高考是你这一生所能参加的最公平的比试。
这些话都是针对中低阶层的家庭说的,对于但凡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家庭,承认“如果你是精英阶层,那你千万别让你孩子去高考,尽早接受K12教育为之后留学海外做铺垫才是唯一的正途。”
没办法,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话语越真往往伤人也就越深。
那为什么我对于两个阶层所给出的建议会截然不同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反思一个很深刻的现象:
你会发现欧美系教育下出来的孩子,他们往往有着远比中式公立院校出来的孩子更好的社交能力、三观成熟度和理性思维能力。
而我们中式公立院校出来的孩子,尽管确实一代更比一代强,但始终有着一种难以洗去的青涩感,尤其在小男生身上普遍有着微妙的窝囊和阴柔气,少了那份犹如小豹子般的生猛和捣蛋劲。
在这一方面,我个人的解析如下:
1.中式公立院校过分缺乏体育课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中国的体育强势项目基本都是人数较少的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体操、跳水等等,一般出战只要一两个人就能搞定。相反,人数越多的项目我们就越糟糕,典型的比如足球、篮球等等,而且不论花多大的功夫,就是不见好转。
简单来讲,“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的劣根性就好像从来没有改进过。
说到底答案很简单,我们中国人从小学开始的整体教育就是极度缺乏“体育”这一科目的。在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们眼中,他们总觉得体育重在一个“体”字,而忽视了那个根本性的“育”字。
很多中国人以为藤校还有MIT是出学术大牛的地方,其实你稍微有一点了解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欧美英才只要叫得出名的,普遍都有着不错的青年体育背景。就如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真正的上流社会绅士绝对不是阴柔的抱着一个暖手炉高谈阔论的口舌之徒。真正的男人应该是穿上正装能征服商场,脱下正装能在赛场上痛宰敌队的纯爷们。
这么说虽然颇有直男之嫌,但是又有几个人敢说后者的魅力不大?
2.中式公立院校限制了人的社交培养
社交其实是一门技巧,但同时也是一门需要总结和磨练的手艺,大家都会发现,越是底层的孩子在这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越是糟糕,而越是精英阶层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越是卓越。讲到底就是,彼此双方在“社交”这件事上存在巨大的熟练度之差。
譬如一个中式公立院校培养的孩子,他的青春期社交圈至多不会超过250个人,为什么?因为按照一个较大的班级来说,无论小学初中高中,班级规模再大也不过50人,这就是150人,而到了大学因为选课等因素,交际面会扩大,但是也为时已晚。
因为同样年龄下的欧美系院校孩子,人家从初中开始就有选课这一传统,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同学同读,结果就是这些孩子的社交面一下子扩大了3-4倍。外加欧美系课上有海量的课间合作,中式公立院校则是充斥着硬性背诵,彼此的差距瞬间拉开。
一个孩子是时时刻刻得以结交新朋友,虽然这个过程中既有开心也有伤心,时不时还伴随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集矛盾,但关键是这个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借此得以成长。而另一个孩子则是整整20年只有这250号人可以供他选择交际,两者的社交强度瞬间宛如云泥之别。
为什么中式公立院校孩子的性格普遍较外籍孩子内向得多?你现在是否能够明白了。
3.中式公立院校遏制了人的爱好发展
中式公立院校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它不是为孕育精英而设计的,它是为批量生产人才而设计的。精英和人才差异在何处?精英是百里挑一,人才是十占六七。前者重在引领,后者重在执行。
当然,应试教育并不是培养不出精英和天才,要想在这个模式下出头,难度实在太大,相反则是得到的助力实在是太小了,甚至于绝大多数时候反而还要承受来自“教育”本身的阻力。
而精英制教育的优势却实在是太强大,它的天然体系能够把孩子轻松的进行“自然分层”,也就是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确实有天赋,那你就能够凭借自己的这个天赋脱颖而出,你的弱项其实并不重要。这恰恰是精英阶层和中低阶层的根本思维差异之一。
我相信,很多中低阶层的父母一定跟自己的孩子说过,要改正自己的缺点,要学会取长补短,然后很多人就成了一个什么都拿不出手的庸才。而精英阶层的父母只会保证自己孩子的优势强项能够得到充分培养即可,因为弱项人人都有,但很少有人是靠补足弱点成功的,英才全是靠某一方面出类拔萃才成功的。
这就是为何我国父母在看到孩子有比如体育天赋还有艺术天赋或者其他天赋时,还是会极端的要求他要花精力去抓紧学习别的领域的知识,这就叫耽误自己毁人不倦。
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拿大学入取标准来说,同是一线院校的北大、清华、武大、复旦等,你被录取的唯一标准是你的高考成绩,犹如拼刺刀一般,必须在数万人里拔得头筹你才能得以成功。
你如果想进入藤校或者别的顶尖北美学府,你的SAT成绩是在你无法拿出某一方面的“杰出成就”时,和其他次等精英拼刺刀用的背书,它有用,只不过你只要愿意发挥出自己的天赋,你就能顺着自己天赋拿出更有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比如你在某一领域有特别好的成就,你就可以凭此进入顶级学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橄榄球选拔”“田径选拔”还有“科技节选拔”等等。
更让人值得玩味的是,所有欧美顶级学府还有一个“推荐人”制度,即要是你能够得到某重要权贵、商界巨子、社会名流的推荐,则学府也愿意为你网开一面招你入内。
是不是觉得这很不公平?恰恰相反,某种程度上讲这简直太公平了,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或许成绩不太突出的孩子借着家族背景踏入名校,但这些顶级资本主义院校更明白,成绩其实没那么重要,很多时候,他们背后家里的资源远比高考750分满分值钱且有前景的多。
这正是欧美精英制教育的可怕之处,只要你有才华、有天赋、有背景、有财力,顶级院校就一定会为你提供舞台,因为你是真精英,而不是应试精英。
说到底,公立高考公平么?公平,对中低层公平,特别公平,只要读烂这些课本就有了和准精英阶层拼的实力,但是很多时候它却把教育的上限给限制死了。
我看到很多新闻里,某些一看就是中低层家庭的家长叫嚣要自己的孩子也接受精英教育时,我都深刻赞成“自己无知一辈子,将来必定坑孩子”这句土话,因为精英教育拼的不是孩子,是家长和家庭,他们哪来的自信能和其他人比?
所以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对于两个阶层所给出的建议会截然不同呢?
标准答案:
人这一生有两套功夫,外功是专业能力,这一套功夫取决于一个人的天赋和适当培养,这一点欧美系院校的精英教育能帮到你走得更高。
内功是社会软实力,这些实力,欧美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照样比中式公立强得多:领导力、团队性、社交性、思维成熟度、专业爱好度,不一而足。
中式公立院校教育出来的孩子在“灭题”能力上较强,但这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是一毛钱意义都没有的,它的唯一作用就是为了应付那一场考试,高考一过,十年寒窗换了一张文凭,留下的就是什么都没学到的青春。
为何国内顶级学府,比如清华、北大、复旦、武大等,在国际上的名声和排名一直上不去?因为欧美的高等院校从事的是教育,教的是知识,育的是兴趣,两者融为一体,方能出英才。而我们的高等院校从事的是培训,培训两字我就不拆读了,你懂就好。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阶层差异的最大体现,早年就在教育这件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根本用不了步入社会才看出差别。
为什么很多父母会觉得家境的差距是在步入社会后才拉开的呢?他们为什么会疯了一样给孩子加各种各样的补习课?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有真正哪怕一次的踏入精英私立学院,只要他们踏入一次,就会知道原来自己往日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者逼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是多么的可笑了。
就像这次我和母校的校长聊到底层教育时,校长聊到教育时冷笑得非常客气,但说出来的话一针见血“你觉得那些自己事业都没成功的父母,能在教养孩子这件事儿上拥有多高的高度?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拿个外籍呢。”
什么意思?请看看清华录取外籍人士的标准:
(1)高中毕业;
(2)8岁以上就行,18岁以下要有监护人;
(3)HSK中文考试,考试难度极高,要认好几百个汉字!所以还很贴心的给了你1年时间补习。
唉,入清华真难。
3
关于财富
阶层固化的本质不是上升通道的关闭,而是精英阶层更会用钱来稳固自己了。
如果你身边有身家数千万还有身家数亿的朋友,你就会发现其实随着人的身价越高,他的社会地位就会越稳固。
注意,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说他的事业就妥妥的大而不倒了,而是一般情况下能够轻易击垮普通家庭的财务危机,对于精英圈层而言可谓是连和风细雨都不算。
举一个例子你就懂了:我们总是说现代社会有三大杀手——教育、医疗、投资,这之中教育已经聊过了,更何况教育的花费是有上限的;至于投资更不用说,能够做到如此规模的人,基本十有五六涉及跟投资有关的领域,哪怕不涉及也有足够的人脉资源替他们代理此事。
所以我们要讲讲医疗。
假设你是一个年收入30万的普通人,你很骄傲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突然的一次家庭体检给你带来了噩耗,你的至亲患上了癌症,你该怎么办?
那肯定是救,但是怎么救很有讲究,从入驻的医院到所选的对抗性药物,再到能不能通过送红包请到足够分量的主治医生,都是半分差距万量金的代价。可不论就医结果是什么,你的家庭财富基本都是被掏空大半,甚至于全空。
但是你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某个家庭也逢此变故,但是他们却花了远比你更少的钱取得了更好的医疗效果,甚至有可能他们就压根没出几分钱。
原因何在?不是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有人愿意义务劳动,而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高端的医疗保险。
如果购买一个年保费小几万的医疗保险,你基本就能享受到100%全覆盖的高端医疗项目,甚至奔美赴港去台湾,享受顶级医疗资源。这种保险你可能会买么?你不可能买,你一年收入就30万,家里四个老人一买就直接收入抹去一半了。于是,你就只能寄希望于医保,和老人们吉人自有天相,靠命顶过来。
可是精英阶层能买啊,因为老人早晚要走,这笔花费早晚要出,提前买个保险就能取得极佳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结果就是,可能你和精英阶层都是花了300万,但你却要砸锅卖铁、割肉卖股票、挖存款、掏借款,真金白银的拿出300万。精英阶层却实际只出了一百多万,而且是分期付款,剩余的费用全部由保险公司予以承担。
简单来说,你和精英阶层的差别其实远远不止是收入和社会地位,更大的差别体现在海量的“隐形福利”上。
同样是买车,买豪车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对于精英阶层却是一个无所谓甚至于必要的支出,原因何在?进口豪车能抵税。
本来今年公司就要交500万的税,我把这钱花在进口豪车上,岂不是一样的钱等于有了两项用途?等于既把税交了,又多了一辆豪车装点门面。
这两个小小的例子反映了本章节所想要描绘的精髓,即阶层固化的本质从来就是,精英阶层用于稳固自己阶层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就比如当一个精英阶层年收入在1000万时,他只要拿出其中的10%左右,就能轻松的把教育、医疗,还有其他生活开支都轻松搞定了,而且具备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可是你却连“抗风险俱乐部”的门票都买不起,这就是差距。
至于很多人都在怨天尤人的抱怨,表示阶层固化的本质是上升通道关闭,我只能说,但凡他的家庭或者朋友圈有一个像样的人和他好好聊聊,他就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多么幼稚。
须知,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的阶层跨越,都是需要极大的代价并且承担极大的风险的。
70年前,你要想完成阶层跨越,你必须选对集体,随后在一次次的战乱风波中幸存下来。
60年前,你要想完成阶层跨越,你必须站对队伍,随后在一次次的涤荡起伏中不被洗出。
50年前,你要想完成阶层跨越,你必须敢于拿脑袋换文件,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40年前,你要想完成阶层跨越,你必须敢于抗父母之命,抛弃分配的事业一往无前走向未知。
之后的30年前、20年前、10年前、乃至现在的此时此刻,要想完成阶层跨越皆莫不如是。
明白人都懂,光要想稳步在体系内爬升,都是一条流血的仕途,更何况你要出人头地?这升阶的楼梯每一寸都是带血剔骨的,哪一个爬上阶梯的人不是肝肠寸断、皮开肉绽?人前不说罢了。
只不过,作为过来人,我还是想和你好好的坦诚一番,马云之前的那段话真的没有错——“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人,是一个月有三五万收入的中产阶层”。
因为阶层越高,赌注越高,游戏难度越大,且一招不慎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你看看这光是2018年,就走了多少昔日人杰?他们哪个在正当年时不是威震一方、名扬四海?哪个不是有通天力的?但真的大祸临头,又有哪个能有回天术?你比他们强?
因此,你想打破阶层一跃而升,可以,只是你得扪心自问一下,你够资格么?或者说,你的能耐胜得过一家中型民营企业的一二把手么?他们的人脉、他们的魄力、他们对所处行业的专业程度、他们的抗压能力,你真的胜得过他们么?否则凭什么让你出头。
我之前有段时间在知乎上也时有发文,因为确实感觉知乎在某种程度上是目前相对比较“理性”的网络平台了,但是也一样能看到许多年轻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送年轻人一段话:
这个世道可别怨天尤人,你没成功就是你不行,没别的理由。
别以为外功出众就能成才,内功才是正经的底蕴。可年轻人就爱犯这个错,以为别人显山露水的,就是自己所要做的全部,哪知人家的道行怎么可能尽皆展露?
中低阶层以为,人脉是一根线,一定要干干净净直来直去,你不欠我,我不负你。精英阶层才会知道,人脉是一锅粥,要的偏偏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胶似漆,难舍难离。
4
关于人脉和资源
发现没有,越是底层的人,往往在交际时越把握不好尺度。他们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硬骨头硬到底,教育下一代一定要把人情理的干干净净,请别人帮忙就一定要即刻还礼。要么就把人际关系弄得一团糟,东求西抱,看到朋友或亲戚但凡小有成就,就立刻贴的无比紧凑,一看别人弱势就弃之而去。
这两种都是人际关系上的大忌讳,因为太干净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没法回拜,结果就是关系变成了生意;太油腻的人际关系会让人寝食难安,结果亲近就变成了疏离。
我曾经就看过一招很漂亮,某人要去和某位美利坚区委书记谈事儿,此君胆大妄为的直接拿着个手提箱,里面塞了满满的一百多万红彤彤的美金。(我确认我没打错字)
在美利坚领导面前把钱直接亮了一个相表示要上贡,人家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但还是回请了一杯咖啡。
出了办公室,某人和我说“这事儿是成了”。更漂亮的是,事成后,此君在上贡的数额里,扣除了20万美金再给,并且直言“最近情况不方便,一定找机会凑齐。”
高,实在是高。另外,此君今年也上榜了。
你可知,平时周遭底层对于人脉的运用基本都是只浮于皮毛,而未曾抓住过精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底层的人会觉得公司或者大型机构里结党营私是坏事,并且会主观觉得这种行为会导致大型公司和大型机构出问题。
这也同样解释了,为啥去年新闻里一位姑娘举报自己上司在工作中假公济私后,盛得一众底层的赞誉,支持她的所作所为,并表示这样的上司或者领导就要举报。确实这种人是应该举报,可是这个姑娘举报后,就注定一辈子在这个圈子里爬不上去了。
说了这么多,人脉和阶层有什么关系?
越是阶层往上走,他一定会故意去欠很多人情,也会让很多人情刻意的被欠着。这道理就跟资产配置一样,很多事讲的是细水长流,哪怕这之中掺杂着恩怨情仇。只有这样,自己在上升的时候,自己欠的才能派上用场。也只有这样,自己在滑坡的时候,欠自己的更能派上用场。
但这些人脉关系发挥到极致、臻入化境的状态,却一定是在传承给下一代的时候,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能称某些要人为叔叔伯伯的时候。就像洪晃的张大小姐,别人去秘书处是说“拜访王领导”,那个小丫头片子是“我找王伯伯”。
5
结语
这篇文章真的就那么负能量么?不尽然,因为我坚信,每个人这一生,一定都有能够突破平衡打破阶层的机会和运气,一定有的。就像每个城市每个地方每个行业都分分钟钟有新贵涌现一般。
最后,送一首小有跌份的歌曲,歌曲虽然用词粗俗,但是其中一段我却极为欢喜:
我和你一样出生也没有含金汤匙,和你一样我也买不起该死的房子,和你一样没钱哭丧着像办丧事,有多少人为了钱做了肮脏事,Dirty Dirty Job到底可不可以呀?金钱的流向全部到我这里这里吧。
你干嘛要去嫉妒那些富二代,你就管好你手上的那副扑克牌,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只会怨天尤人的人全部有病,所有一切都要靠自己.
赶快来分享关注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