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在道家来说是一法宝,不论是博物馆里的玉葫芦、瓷器葫芦,还是地摊上的葫芦摆件,常能见到。惠子跟庄子说,魏王送给他大葫芦种子,经他栽种,长成五石重的大葫芦,正为其无实用而感叹。庄子说何不把它绑在腰间,以为船而浮于江湖,而感叹其无用,是惠子有不通之处,不知道其大用。从此葫芦变成道家法宝,象征道的大用。
《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也是用一红葫芦儿,让木吒行者拿去作法船,以让唐僧师徒渡过八百里流沙河。
《红楼梦》里黛玉父亲叫林如海,东坡有诗“万人如海一身藏”,万人如海,人人带欲,身如何藏?欲如何忘?老子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是非利害,患得患失,分别心,生尘沙烦恼,使人不得自在。放下分别执著,才能做逍遥游。老子开出的药方是“少欲知足”四字。
黄庭坚写真自赞有“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楞严经》佛告阿难“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可知“身外身”即是法身,法身,则众生一体,互为因缘,重重无尽,实无内外,内外是众生妄执,只是方便说法。所以有“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之说,“芥子纳须弥”亦复如是,即是一体,“纳”一字已是虚言。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法身是大我,是真我,自我是小我,是法身的一部分。分别执著小我得失,全属妄想,不是真实。
所以这葫芦里卖的是清凉散,是极乐丸。然而只一味糊涂,不加观察,可乎?我未见其可也。被人卖了,也懒得去数钱,只是痴人痴福,痴福不是真福。郑板桥有“难得糊涂”的字,更有评语提醒观者注意:“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可见聪明是其基础,他所说的糊涂,其实跟转识成智相通,转烦恼为菩提之意。
结语:对事聪明,对己糊涂。对事是尽人事,是拿得起。对己是听天命,是放得下。对事须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对己须混混沌沌,以养天和。对己是自性清净心,不负如来。对人是尽心尽力,不负卿。世间真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与诸位共勉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