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导我们上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结束了这本书,心中似有无限感慨,但是又不知从哪里说起。
接着又从网上看了看各个大家对这本书的绝对评价,每个人都是一份高逼格的书评,吓得我迟迟不敢下手,因为觉得每一个大家的书评就觉得都是对的,而自己似乎太小众了,没有其他人那么大的视野与格局,所以我想我就写写看完这本书比较感动以及值得记忆的微小瞬间。
看了两遍的书,觉得书的结构比较奇特,倒叙的手法,以梁冰玉的出场为开头缓缓道来,写出三代人的沉浮命运,而“葬礼”这个词似乎是沉重的,带着沉甸甸的伤口,体会着新月,楚雁潮,韩之奇,梁冰玉,韩天星以及韩太太的一生,似乎每个人都有开心的时刻,但是葬礼埋藏了无限的快乐,每个人都是快乐之后的无限黑暗。
因玉而生,因玉而死。
韩子奇的因玉拜师而抛弃友人,后来因复仇而学玉,到因玉抛家弃子,远走他乡,到后来文革时期,被诬陷老侯家的孩子身为红卫兵来讨血债,死了。
韩子奇的这一生,因玉而生,因玉认识了梁君璧和梁冰玉,以及这一生爱恨纠葛,都是因玉而起,起于玉,乐于玉,恨于玉,痛于玉。
两个时代的碰撞。
以韩子奇为首,梁君璧代表的旧思想,旧势力。
而后生,新生的力量就是以新月,楚雁潮的新生力量。
但是纵观全文,不管是韩子奇还是新月,还是楚雁潮所传达出的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他们积极学习,有坚强的意志,有自己的追求,所代表的是一种乐观的正能量。
但是当所处的时代在变,两边的立场就再变化,韩子奇代表的旧势思想,新月代表的是新生思想,当两者在情节上存在巨大的冲突中,高潮来了,楚雁潮在得知新月死后,抱着她的尸体,但是被韩太太阻拦,穆斯林的葬礼不能这样,不能接受要去见真主的尸体被异教徒碰触,但是对新月的爱,使得他不怕,楚雁潮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思想,只因他爱新月。
两代人的爱情,两代人的悲剧。
对,说得对,梁君璧就是韩子奇的一条看门狗,在韩子奇抛家弃子的时候,她留在危亡的中国,独自一个人扛着这个家,等着一个人,国家兴亡之际,她就能如狗一般死死地看守在这里,主人没回来,她就不离开。
可是等到了噩耗,丈夫的归来固然开心,却带来其他的不幸,丈夫和妹妹梁冰玉在一起了,可笑的是,她第一个想法是家丑不可外扬,她可以原谅,但是小姑娘的一声“爸爸”,让她半生的等待冷落于泥潭之中,姐姐讽刺的话语,逼走了梁冰玉,在韩子奇的苦苦哀求下把新月留下来了,梁璧君扮演着一个坏人的角色,拆散了天星与容桂芳的爱情,但却也是养了妹妹的女儿直到长大成人,她在韩子奇离开中国时支撑着这个家,她是穆斯林最真诚的信仰者,也是整本书中活得最真实的人。
雁归有时,潮来有汛,唯独明月不再升起。
你想见的,不想见的,都没有了。楚雁潮与新月的两情相悦,本是最应该值得羡慕的才子佳人,她们走在一起是很适合的,也是必然的,就如那句,你是什么样的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两者从兴趣相投 到两情相悦,到最后却是因阴阳两隔而止断了情思。
现在依稀能体会到当时他替他躺在即将沉睡永生的那个坟墓里,冰凉的温度,楚雁潮不知他和她之间的距离从不是什么宗教,是人心。
是猜不透的人心,是梁君璧那句我宁愿你死,也不愿你丢我的脸。梁君璧只说了一句楚雁潮不是回回,他们不能在一起,对宗教极度的尊崇,但那是借口,是人心,隔着的是猜不透的人心,尽管阴阳两隔也救不回的结局。
梁冰玉回来博雅的那一刻,韩天星跪下扑通一声“姑妈,你想见的,不想见的,都没有了”
或许这才是穆斯林的葬礼,物是人非,都已成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