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性,是为百姓。各人有各人的脾性,各人有各人的嗜好。有的人嗜好养花,有的人嗜好垂钓,有的人好爱下象棋,有的人爱练书法。我最懒,爱窝在家中翻翻书。
爱看书却很少去书店买书。能看上眼的,价格不菲,每本都几十块。我只好忍痛割爱。我这人生来很抠,没办法,这是我父母的遗传。
读书和吃饭一样,星级饭店咱进不起,小摊点也行啊,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只要闲下来,总要到旧书摊那儿转转。这儿的书据说是从收破烂那儿淘来的。做这行生意的人一般都有眼光,识货。而且做这生意,成本低,俩钱一木掀,可谓是一本万利。自然价格要低许多。过期的杂志刊物,医书,算命看相的书,烹调方面的书,文学名著等等,花花绿绿,种类繁多。摊主分门别类地摆放,便于顾客挑选。
吃饭与买书又大不一样。饭店的级别档次的不同,它的食物档次和服务档次是截然不同的。一个衣着土里土气不修边幅的打工者去高档次的饭店吃饭,即使包里有很多钱,那也一定会被拒之门外。而书摊是完全开放式的,你尽管翻,尽管看,没人摧你。你就是不买,也不会被嫌弃的。
别小看了这小旧书摊,在这里可以找到正规书店里找不到的珍品。正规书店为了追求利润,不得不迎合大众读者的口吻。旧书摊则不同,这些书都来自民间,五湖四海。不同时代不同类别的书都汇聚到这里。在这里可以大浪淘沙,有时可能会淘到金子。
别小看了那些稍微的残损和发黄的旧书,它们有可能是被蒙尘埋没的珍珠,如果突然被你发现了,那是你的幸运,也是这珍宝的幸运。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幸运事。
书摊上的好书很多,可兜里的钱很有限。所以,必须选自己最满意的书。这样,选书就成了一件左右为难的事了。选书之难难于选对象。
那一天,正好无事,我在书摊上翻了大半大天,拿起又放下,经过了不知多长时间这样的犹优豫豫。就在我即将失望转身之际,在一堆名著的最下层,露出了一本发黄的书角。我小心翼翼地去了出来。原来是两本很厚的带着批注的全套《水浒传》。有眉批,夹批,还有回末总批。以金圣叹的批注为主,同时还有李和尚等人的批注。再一看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这是难得的珍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如获至宝,捧着这套书,双手和心都在剧烈地跳动。就像在茫茫人海中,终于找到了自己所仲情的梦中情人。
2OO0年,我来到长安县城韦曲摆地摊,同时我随身带着我那两本《水许传》。一个中年男子也摆地摊,是卖袜子鞋垫等之类杂货的,紧挨着我。我们经常闲聊,而且很聊得来,话语也投机。通过闲聊,我知道他是我临村的乡党。更让我钦佩的是他还读过不少书,博古通今。
我这人肚里藏不住秘密,嘴上没上锁,遇上谈得来的人就得劲,什么都往外说。我把我从旧书摊上淘出这套《水浒传》的经过和掩饰不住的得意一股脑地倒出来。我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曰,下雨天,都没摆摊。我正在看《水浒传》,我的那位乡党来到我的出租屋里。我们闲聊了一会,突然我乡党开口向我借这套书。我这人面软,心里舍不得,可嘴上找不到托词,况且也做不出那么绝情的事。只好忍痛割爱。临走前,乡党一再保证,说他看得快,最多十天就归还。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街道大整顿,全面开展创卫活动。我那位乡党也不知搬哪里去了。但我还是痴痴地相信,他会到时候还我书的。
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仍是邈无音讯。后来,我在和人闲聊时说出了我这窝心事。有人说,你上当了。人家是西路人,你是东路人,怎么会是乡党?除非你出省,出国了,称为陕西乡党还差不多。
像老婆被人拐跑了似的。我失魂落魄,懊悔,心疼,自责了好长一段时间。时间是疗伤的最好医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绪慢慢地淡化了一些。我只有宽慰自己,幸好我的宝贝落在一个和我一样喜爱读书的人手里,而不至于我的宝贝受到冷落和伤害。
二十年都过去了,我有时还会想起我那两本书。只是很想知道它现在的命运和归宿。宝贝,你现在还好吗?
网友评论
早上好🌞
简书相遇,从此不忘!
只要有空,定会来访!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读书、听歌、写作、赏花、登山、拜
佛,做一个优雅有趣、灵魂溢香、思想深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