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作者: 凯旋城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16:21 被阅读0次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庄子也不例外选择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不贪图名利功利,以逍遥游著称。

  庄子认为物我合一,庄周梦蝶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物化,濠梁之辨体现了庄周诡辩的思想,材与非材的故事告诉我们庄周乃至道家的主要思想,顺应时局,懂得善变,庄子的思想很多人都不解,但是又不可反驳他的观点,恐怕这也是一种生不逢时的可惜吧。

庄子以其大胆的想象力闻名,北冥南冥的想象,鲲鹏直上九万里的豪迈,且语言灵活自如,不为拘束,常常以讲似神话的故事将一些难为理解的哲理说清,这也是庄子过人而异的一点。

  但庄子也有些作为不为人所理解,如鼓盆而歌,自己的妻子逝去,反倒为其鼓歌,现在你可以说这是庄子独特的一点,对死亡的一种乐观态度,但放在当时,仍然有许多人不理解。有时候庄子自己反驳自己,也  不叫反驳,现在可以说是辩解,当他说的一种事物未发生而相反的事物发生时,他就开始为自己辩解,如材与非材。

  庄子最重要得思想基础就是“道”,它贯彻了庄子所有的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是我国古代哲学中,非常重要审辩性篇文,他看到了事物的对立,又认为万物一体。他觉得万物没有对错,所以论证是无用的。齐物:万物是统一的,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庄子的思想一是无所依凭的自由自在,庄周梦蝶就可以知道庄子想要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

  庄子的另一篇便是养生主了,意思为以养生为主,讲的是养生的要领,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鼓盆而歌就可说明庄子对死亡的一种态度,庄子快死时,也只是拒绝子弟给他的棺材。

  (看过他人文章后)

  庄子的思想在当时不被认可是有时代原因的,当时的时期是战国,人人都被利益驱使,杀人夺金,杀国夺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庄子这时倡导的却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可以说庄子看到这个时代的污浊,看到这个时代利益占据了人们的内心,他不想如此,于是他开始延续老子的思想,企图从这个时代脱离出去,成为别具一格的流派,对当时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这样的思想群主们不可取,若是如此,国家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战斗力,人民会失去性命。

  庄子认为这个时代已不可取,于是他的想象力给予了他力量,幻想一个美好的世界,他也极力想要在这个满是污浊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就是庄子

相关文章

  • 王庄姨奶奶

    王庄是个大庄子,承仪也是个大庄子,只有大庄子才有小学,周边小庄子的孩子都是要到大庄子去读书的。 我们村子是小庄子,...

  • 诗歌‖庄子的马

    庄子的马 庄子没有马 庄子不需要马 庄子和常人的不同之处 就是没有马 有了马 庄子可以做很多事 庄子有很多事可以做...

  • 逍遥游6-庄周与慧施-子非鱼

    说到庄子和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肯定都听过。 出自《庄子》外篇《庄子•秋水》。原文: 庄子...

  • 从《庄子内篇》来看人生境界

    《庄子内篇》是最典型的庄子思想,庄子形态,是一套独立的庄子体系,与儒家不同,和佛家无关。 而庄子,则是在世间的出世...

  • 读方以智诘庄随感

    陶扬鸿 读方以智《惠施与庄子书》,诘庄子,真知庄子者也。曰:“义精仁熟,而后可读《庄子》,蒸谙六经而后可读《庄子》...

  • 让生命肆意逍遥

    最近读庄子,心里感触颇深,羡慕庄子的达观超脱、肆意逍遥。 庄子在濮水垂钓。楚王派两位大夫前来请庄子去楚国做相。庄子...

  • 比看破红尘更高明的,是看透红尘

    《庄子》有云:“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对庄子的行为十分不解,庄子又解释说,生命和死亡与四...

  • 《庄子》学习笔记172

    《庄子·杂篇·列御寇》04,这一部分里提到了庄子对死后事的看法,庄子将死,弟子想要厚葬庄子,庄子却不以为然,说自己...

  • 读《未来简史》-人的心灵特质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 濠梁观鱼

    听庄子讲故事 《庄子外篇·秋水》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lu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