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时间看《当呼吸化为空气》,一本小书,却因其厚重而不忍一口气读完。在我的阅读体验中,发现很多医者转为作家之后,写出的东西往往都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或犀利深刻如鲁迅、毛姆,或畅快洒脱如冯唐,或温情脉脉如济慈、毕淑敏。大概是看多了生死,便可以生出一双更明亮的眼睛来审视现世。
本书的作者保罗,在文学、医学领域都是科班出身——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学士和硕士、人体生物学学士,剑桥大学研究硕士,耶鲁医学院博士,斯坦福神经外科住院医师,问鼎美国神经外科学会研究领域最高奖项,即将晋升为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教授并享有数百万美元的年薪……光环之中,随意拿出一个,就令多少人穷其一生而不可得。
然而,正当保罗向着那计划中的美好未来全力冲刺,曾经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宽广辽阔的“应许之地”铺陈开来,却被诊断出肺癌。那一年,他只有36岁。
罹患绝症后的心路历程,如《相约星期二》、《滚蛋吧肿瘤君》、复旦大学于娟的《癌症日记》等等,往往会戳中芸芸众生的痛点,让我们恍然间感慨人生苦短,我们为其遭受不幸而惋惜,为其乐观坚强而感动。但读罢此书的感觉,却像获得一次灵魂上的安抚。
保罗小时候,在母亲的教导下,系统阅读了大量的作家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奠定了他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初期道德哲学基础,也是在阅读中发现了他对生物和神经系统科学方面的兴趣。
大学教育更加激发了保罗的求知欲,他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去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于是,他非常认真地想去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非常渴望地要去寻找,生理、道德、文学、哲学相融交会的地方在哪里?终于,他坚定地选择了弃文从医。这一追寻,就是一辈子。
医学训练迫使人冷静,甚至有些情感麻木,但人毕竟不是机器。所以我们看到,医学生第一次进行尸体解剖的兴奋与彷徨,第一次参与手术的激动与忐忑,以及治愈病患的欣慰与自豪,败于死神的失望焦虑和无可奈何……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超负荷工作,考验着生理与心理的极限,也将大多数医学生曾经写就的雄心壮志消磨殆尽。
医学院的经历让保罗对生命、死亡与意义的理解和体验愈加深刻,他渐渐意识到,神经外科医生在为病人保住性命还是保住个性之间苦苦权衡,他们救治的目标不只关乎生死,更在于去引导病人及家属思考,决定到底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保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最艰辛、最具挑战的神经外科,去直面个性、意义与死亡,去寻找纠缠在情感、科学、精神之中的答案,义无反顾。
保罗在医术上不断精进,也时刻践行着他从医的初心。他曾将病患视作任务栏中的待办事项;后来他成为摆渡人,守护着病患通往他希望到达的地方。他经历过无数次生命航向的抉择,却想不到要如此仓促地来应对自己美好愿景的破灭。
经过治疗后病情稍稍稳定,保罗又重新拿起手术刀,继续在治病救人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可惜病魔无情,他转而诉诸文字,记录他的体验、他的思考,最后也只是来得及给刚出世的女儿写上一封很短很短的信,关于感恩,关于爱。
诞生便意味着走向死亡,生命就是一次次的取舍,从不停歇。
以前我曾想,假如知道了生命的长度,我应该会更好地安排人生。然而生命就是充满了未知,你只知道最终的结果,却不知它何时来临。
向死而生,启发我们要“活在当下”。大概是提示我们不要觉得为了以后怎样怎样,今天不惜如何如何。比如,为了以后买车买房,不惜忍受与至亲至爱的长期分离……那是提示我们“今朝有酒今朝醉”吗?恐怕也不是。
我想,保罗大概会因没能做成好丈夫而愧疚,也为没能尽到父亲的职责而遗憾。但是,他从决定方向的那一刻起,每分每秒都在为自己挚爱的事业不懈奋斗,用不屈不挠的努力去逼近完美曲线的渐近线,从无犹豫,从不怀疑。
他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只是维持呼吸、心跳,还在于你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在于你的表达、你的个性完好无缺,在于你独一无二的精神内核。
他告诉我们,去做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不论它是什么,不是在将来,而是此刻。
他告诉我们,“医生真正的形象,是在鲜血和沮丧之间极富英雄主义精神的责任感”,他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又如高贵勇敢的骑士,活着,则拼搏到底;走时,也体面从容。
“当呼吸化为空气”——向死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