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湖心亭看雪》,久久还沉浸在课堂上与学生思维碰撞的激动之中。
清高孤傲的张岱,是日更定时分,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明明是一个人,后文却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又说“舟子喃喃曰”,不是作者疏忽而是另有玄机。在这个忠明者眼中,痴迷自然的张岱在那个孤寒之夜看到的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地之浩大苍茫,人物的渺小清淡。寒夜看雪竟有奇遇,痴人遇到痴人,心情之大喜非同一般。酣饮之后,不索电话不加微信。只问姓氏,对方答非所问“金陵人”,好一个“金陵人”,其实同是天涯忠明人,何用俗世之联系?!舟子耻笑张岱痴,世间更有痴似张岱者。舟子及万物皆俗,“夏虫不可语冰”。当年苏轼半夜赏月还有张怀民相陪,张岱又有谁与归?内心的孤独无人能懂!
古代那些文人雅士,寻找心智的独一,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我想到了同为孤舟寒士的柳宗元,一人独钓寒江雪。还想到了《红楼梦》中王熙凤生命终结草席卷尸,雪地拖行的悲凉;贾政运送贾母棺椁途中,宝玉考中功名之后,在迷蒙蒙雪地中叩拜父亲,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唯留尘世那一抹猩红……全是一场雪,只是结局都是“落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整节课和学生一起做了一场思想的独舞,共鸣的火花绚烂而绵长。我多想这样的课堂常在永存!如果教育都脱下厚重的功利外衣,我们语文老师定会在自己的王国里做那个永远的神仙姐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