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个月,我将领读这本书《素书》,他又名《铃经》《玉铃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奇书之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良的老师黄石公,相传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
黄石公思想上受到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学说的影响,因此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各家思想的痕迹。
黄石公对于此书也是非常谨慎,秘戒:不可以将此书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的人。如果传非人,那他一定会遭到祸殃;但是如果遇到合适的传人而不传授,也会遭到殃祸。张良也凭借这本书帮助刘邦建立长达四百年之久的大汉王朝,又是凭借从这本书中参透的智慧,功成身退,避免了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
《素书》的博大精深的智慧与谋略在为人、处事、职场、管理等方面的运用进行阐述,让我们全面而深入的感悟这本传世奇书的成功智慧。
现在我开始领读:唐太宗也是历史上的明君之一,也创造令后世赞叹不已的丰功伟业,实际上也离不开他对道、德、仁、义、礼的严格遵循。时刻以历史为鉴,广开言路,并不断完善自我,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让他的帝王生涯中,虚心纳谏和光辉的政绩无疑是使他青史留名。
对于道、德、仁、义、礼,我们很多人只是字面上去理解他的意思,但是真正要去说一个所以然好像又无从下手,我也在另一本书《素书》上找到了这个解说: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
道:即人所遵循的自然规律。为世同万物所遵循,但它往往不能为人所认识。
德:即人顾应自然的安排而使其欲求得到满足的能力,世间万物亦如此。德使万物各得其所而各尽其能。
仁:即人所具有的慈悲、怜悯之心,有此心,人就会产生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
义:即人所遵循的与事理相适宜的原则,义要求人们奖赏善行、惩罚恶行,以此建功立业。
礼:即人所遵循的社会规范。在礼制的规范下,每个人都克勤克俭,按照各自的社会角色行事,形成了和谐的人伦社会秩序。
这五项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
贤明的人和有德行的君子,都明白世间万物兴盛、表败的道理,通晓事业成功、失败的规律,知道社会太平、纷乱的局势,懂得把握好进退的尺度。
韦神就是冯友兰先生说的天地境界的人,对他们而言,无谓生死,一切皆以服务于宇宙为目的。
人生境界而言,冯友兰先生认为有四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徘徊与自我折磨,贤人之人则在道德境界中为社会、为民生谋福利,而圣人则在天地境界中赞天地之化身。也因境界不同,人们见识与享受的世界也不同。
但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用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品格高尚者可立一生。
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才能得到人生乐趣、生命的精彩。
梁漱溟先生说:“整个生命的本身是毫无目的的。有意识的生活,只是我们生活的表面。就人的一生那么长的时间言之,仍以无意识生活为多。”
格罗培斯说:“最人性的,就是最好的。”这种人性,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然之性。
我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我全身的汗毛孔都张开了,太震撼人心,真正的体会到知识的博大精深,我也特别想领读这本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变得迷茫,也无从得知该如何做,各种精神上都处于极度焦虑的状态,此书也能让我们从各种角度去思考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