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寻海的鱼

1、父辈们
我的家乡是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纵横起伏的大山和沟壑阻断着与大千世界的沟通,祖辈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双儿女,几亩薄田这就是他们的全部。
这里像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任凭着这里为生计奔走劳作的人自生自灭。这块土地,贫穷深深的扎进了土壤,更在人们心里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不知不幸还是荣幸,我出生在了这个可爱却也可恨的小村庄。从生下来开始就饱受贫穷的折磨,记得老人们嘴里常说一句话,能生下来长大的都是命硬的。总有许多在成长过程中夭折的孩子,卫生条件落后不能保证新生儿的成活率,医疗基本是靠几个半生不熟的赤脚医生维系。我对贫穷最深的印象可能是饥饿的感觉吧,以至于到如今都不愿意浪费碗里的一粒米饭。穷,像一个怪兽,张着它那黑洞般的大嘴,吞噬掉了所有人对未来的希望。至今想来,这些被大山围起来的人,生存便是在创造奇迹!
据已然过世的爷爷讲,我家的祖先是民国初年逃荒流落到我们村,再往上就没法追溯了,到爷爷这代也就五代而已。村里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就二百多,人口少的可怜,爷爷在村里当了二十年的村长,那个年代的村长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每天鸡毛蒜皮的事都要一一过问解决,落不到好处不说,常常还得把自己陪进去。不过爷爷也是个老好人,农村人的淳朴也会谅解,所以爷爷在村里很有威望,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因为爷爷去的早,我对他的记忆很模糊。这些事 也大多是听父亲偶尔提及,我明白这是父亲心头的隐痛自然识趣的不主动打听。
父亲和母亲结婚很早,父亲二十岁,母亲十九岁,在农村这很正常,那个年代的人不上学,有个高中学历都已经算是高材生了,女孩子过了十八男孩子过了二十,家里都开始给张罗婚事,相一次亲,双方父母见个面基本就结了婚,这是时代的陋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决定了两个人的婚姻,可悲惜可叹,两个毫无了解的人结婚,婚姻太过草率,两个人性格相合自然是好事,可现实总会给这些婚姻一记响亮的耳光!
父亲是长子,爷爷勒紧裤腰带掏了一千块钱的彩礼,给母亲置办了一身新衣服,父亲和母亲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我的出生给原本死气沉沉的家里带了一丝欢乐, 也让一家人有了对未来的一些期许。我有个姐姐,比我大两岁,但因为是女孩并没让爷爷有多大欣喜。在农村人的眼里女孩子始终是别人家的,嫁出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并不金贵。 我是个男孩子,暂且不说未来有多大的成就,最起码传宗接代是有了保障。老一辈的固步自封或许正是他们被时代摒弃的缘由吧。
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庄家汉子那铮铮的脊梁,日子的艰涩煎熬着穷苦人家那吃饱穿暖的愿望。我出生后母亲因为孕期的营养跟不上,完全没有一滴奶水喂养我。买奶粉根本没有钱,偶尔买一袋,没有两天就见底了,母亲直到现在都说着那时的苦,她望着怀里嗷嗷待哺的我,家里没有一点钱,只能抱着我去邻居家挨个借钱,家里的收入全靠着家里的几亩地,生我的那年收成不好,父亲也干着急没办法。我时常听着母亲的述说,勾勒出一幅幅画面,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或许我现在听来感觉很寥寥,但她确是这样走过来的,旁观者也听着暗自落泪,遑论她是一个母亲!

后来,父亲托人买了一只山羊,是可以挤奶的那种,这就是喂养我两年的“奶妈”,母亲时常怀念那只山羊,说要不是有它,我都不一定能活下来。莫名的心酸,却又无可奈何。
儿时的梦想是每天都可以吃一袋方便面,有一个冰棍,那便是神仙般的日子。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小伙伴啃一袋方便面,嘴边都不停的流口水,追在人家屁股后面,期望能分给自己一口吃。

我刚上一年级那年,爷爷突然过世了。老人家走的很突然,因为那年爷爷还不到六十岁,整个家就像天塌了一样,爷爷是家里的主心骨,父亲兄弟三个,还有一个小叔叔还没成家,爷爷一走小叔叔娶媳妇都难了,当然这是后话。爷爷走后,父亲是家中长子,担子也中了不少,让原本就做襟见肘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生计,父亲不得不去附近的黑煤窑干活。

那时候煤矿都是偷采私挖,规模都很小,有的甚至都是靠人力一筐一筐的背,地表下几十米,通风不好,温度都是四五十度,一条坑道直下地心,像通往地狱的深渊。即便如此,一个月也就一百多的收入。冒着生命危险去下窑,没人保证一起下去的人会不会一起再出来,也更没有人敢说今天可以完好无缺的回到家里!那时没有什么合同,也没有任何保险,谁出事算谁倒霉,而在煤窑主来说他们只不过是赚钱的工具,人命?很贱!哪个煤窑没埋葬过几条?!很危险,但也都是被生活逼在了悬崖边上,谁不想安稳一些过日子,难!难于上青天!
2、求学路

我的求学之路充满了坎坷,因为没钱交学费几次都差点辍学,我感谢我的母亲,虽说她是个农村妇女,没见识过所谓的大城市,还整天穿着粗布衣服,一年四季都不变,刚到五十看起来像六十多的样子,但她知道一点,我读书才会有出路,她这辈子已然没有余力走出大山,但她就必须要送她的儿子走出去!不管有多难,哪怕是砸锅卖铁,哪怕是倾家荡产都在所不惜!这是她的决心,也是她对我给予的期望!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山里的孩子没有可以出人头地的机会,唯一的只剩下读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可在大山里会有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村里只有一个小学,没有学前教育,一上学就是一年级,全校只有三个老师,一个校长,两个代课老师,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周围的很多小伙伴们有一半会选择小学毕业就帮着大人干活,读书上大学?简直是天方夜谭!记忆犹新的是,小学的时候是要交学杂费的,有的学生家里没钱,一时交不上,以后就一直拖着不交,从新学期的开始总有几个在学期结束之后校长去学生家里催缴,有的人家还交不上,索性就辍学了,所以和我一起长到大的发小们甚至连最起码的读书写字都成了问题。多么可悲啊,一群如花朵般的孩子们,城市里同龄孩子们正在同学们之间炫耀玩具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为父母分担起了生活的压力,奔走在为生计而忙碌的路上!

我上初中的时候,母亲主张送我到县城里读书,父亲不同意,说在县城里读书开销太大家里负担不起。母亲说这样起码给孩子一个机会,如果最后还是不行那就是我的命。当时姐姐正在就读于乡镇的初中,条件非常的差,每个星期都要来回走十几里的山路去乡镇的中学,自己带着一周的干粮,学校只负责给干粮热一热,每顿饭是不变的馒头咸菜,要是夏天,馒头会发霉长毛,一周里难免有几顿是饿着的,即便这样姐姐也没有放弃求学的机会,她想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由于我的原因,母亲主张送我去县城读书,家里决定不让姐姐再继续上学。于是,姐姐在痛哭哀求母亲几次无果的情况下辍学了。想来那时母亲并非铁石心肠,谁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手心手背总要痛一次,只是因为穷,不得不做出割舍。难道母亲就不愿意女孩子出人头地吗?迫于生计,困于现状罢了。
母亲的坚持为我赢得了更好一点的学习环境,我也顺利地进入了县城里最不好的初中。但如此,也让家里的生活更加的拮据。还记得第一次交学费,家里没钱就说等几天再交,我就和老师去说,至今难以忘记班主任那一脸惊诧的表情,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其实学校交费是不能拖延的。

上初中那年,我12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别人的嘲笑,我变得自卑了起来,在村里是好学生的我变成了中等生,小小的心灵前所未有的挫败,几次和母亲说我不想上了,结果每次都会被狠狠的骂一顿,最严重的一次,母亲生平第一次动手打了我一个耳光,接着我哭了,她也哭了。
我已经记不清楚多少次,我从家里离开时,母亲在头天晚上去邻居家挨家挨户的借钱。附近的邻里乡亲们自然知道我家的情况,每次看见我回来了就会自觉的准备一些暂时不用的钱,他们知道晚上母亲回去敲他家的门,久而久之,母亲去到他们家里时都只是当做平时串门子,聊家常,走的时候他们就拿出事先备好的零钱塞给母亲,对母亲说,"我今儿看见娃回来了,孩子念书要紧!啥时候有了再说!啊!拿着!"母亲谢过之后就再去下一家。农村人的热忱与淳朴,就是这么直接,从不娇作。
第二天早晨,母亲变戏法似地从自己口袋掏出一把一块五毛的零钱塞在我的书包里后,还要不厌其烦的嘱咐我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我更记不清有多少回听见,她在暗夜里偷偷的哭泣,看见我时又故作镇定的说不要担心家里。为了我的求学可以继续,姐姐出去打工赚钱,父母也比往年多包了几亩地。努力的为我攒出上学的钱,初中和高中的那几年,姐姐过年少回了几次家,父亲的腰也出了毛病,母亲也变得老了许多。父亲没有过问过我的学习 ,他只告诉我自己的将来自己决定,他用辛苦的劳作表达着他对我的期望和支持。
我从不抱怨出生在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因为这是老天的安排。我也不去羡慕有钱人的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因为那不是我能达到的水平。贫穷,给了我人生的历练,让我的性格变得百折不挠。困难,赐予我生活的感悟,使我的生命更加多彩。也许苦难而平凡的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修行,菩提树下可成佛,平凡世界无悲歌。
3、向何方

我上了大学之后,自己的空余时间也变得多了,我也得到了勤工俭学的机会,节假日星期天会干些兼职养活自己。寒暑假去工厂里干活赚出下个学期的学费,也因此家里负担少了些许。
从小县城来到了大城市,见识到了都市的繁华,渐渐地认识外面的世界。世界很大,我却没有机会去领略,城市繁华,我却只能临渊羡鱼。
现在大学刚毕业,在一个单位上班,拿着只够生活的工资,我有些迷茫了。我的未来在哪里,想在这风起云涌的都市里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实在是太难了,无异于痴人说梦。这就是我走出大山的目的吗?这就是我心目中梦寐以求的生活吗?每每在下班之后,看着华灯初上的街市,眺望远方高楼上闪烁的霓虹,我忽然就如同迷途的飞鸟,站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街头,向东?向西?还是去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