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修心得想法散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21-09-24 10:53 被阅读0次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这首诗,画面感很强,欣赏这首诗,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与诗人神游山水之间,享受清幽之乐。

        当然,我们也可以别开生面,从另一个角度欣赏这首诗,窥探一下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的名字为《终南别业》,所述内容,当然不是诗人的正业仕途之内的事,而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那个别业之学佛修道的事。

        王维,名维,字摩诘。在古代,大凡读过书,胸中有点文墨的人,名字都很讲究,名是名,字是字,而字的意思,一般都是名的意思的解释、补充或延伸。从王维就着自己的名以摩诘为字,可以看出他很崇拜与佛陀同时代的大居士维摩诘。

        维摩诘为梵文音译,意译净名、无垢称。根据《佛说维摩诘经》记载,维摩诘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现在家居士相,辅翼佛陀教化,阐说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强调“烦恼即菩提,不离生死而住涅盘”的不二法门。

        因为修道是自己的别业的缘故吧,所以诗人不用像出家人那样,早晚礼拜,六时用功,而只是“兴来每独往”,兴致来了,打打坐,行行禅,看看经书,思维一下玄妙理论什么的。

        无奈诗人王维慧根深厚,即便是兴致中所做的事,也是“胜事空自知”,每每便会体验到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殊胜境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话,诗人是在描述自己依据《心经》,“兴来”所做“观自在”功夫的情景,即观察自己内心,观察那些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浩浩如长江之水,奔流不息片刻不停的念头。

        功夫做到是“水穷处“,就是契入了念与念之间,在片刻不停的念头瀑流中寻到了断处,于此歇下来,悠然闲坐看着念来念去,念起念落,却不迎不追,不压不随,真真一件“青山原不动,白云任飘飞”的自在“胜事”。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从字面的意思看,是偶尔遇上一个话语投机的林中老者,聊聊天,拉拉呱,很开心,不知不觉错过了吃饭时间。

        不过这个林叟可不是一般的林中老叟,这里是指《金刚经》的应机者须菩提,佛陀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梵文阿兰那是旷野树林的寂静处的意思,“值林叟”正是说明自己证到了“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的境界,这个比喻非常形象。

        “无还”二字所表达的意思与“值林叟”一样,是寂灭境界的另一个说法,都是指自己的本来面目。这里借用的是《楞严经》中“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的说法。在这里,诗人加上一个期字,用以表达一段时间,和文字的表面意思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想想“释迦拈花,迦叶微笑”那个典故,王维的“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两句话,实在是太有味道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xz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