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杂,牛杂,弄得再好吃,最多也就是小吃,上不了大席面。要说起来,各种头蹄下水类的食材里边,真正能当正菜往桌子上端的,大俗大雅,好像只有猪杂。
就像猪肠子来说,配上肺头,五花肉,炸豆泡,搁酱汤里,咕噜咕噜那么一炖,往里头放几个发面火烧,这在北京叫卤煮火烧。在西安,稍微改改做法,又成了葫芦头泡馍。甭管卤煮火烧还是葫芦头泡馍,过去都只能跟大道边上,庙会里边卖,算是小吃,登不了大雅之堂。
还是这根猪大肠,光绪年间,山东济南九华林的大师傅把它收拾干净,先拿猪油炸到七成熟,再拿糖醋汁炒一下,勾个芡,这叫九转大肠,算鲁菜里边的大菜,能上孔府的席面。
各大菜系里边,最擅长烹制头蹄下水的,那得说扬州师傅。扬州人有三把刀,理发刀,修脚刀,切菜刀。一把切菜刀,就能弄出个三头宴,哪三头呢?清炖蟹粉狮子头,拆烩鲢鱼头,再就是炖猪头。
中国人吃猪头的历史挺长,最早又可以说到周朝那会儿去。现在甭管说相声还是说评书,您还老能听见这样的说法:众英雄打算义结金兰,吩咐下人出去采买香烛纸马,三牲祭礼。什么叫三牲祭礼呢?就是整猪,整牛和整羊,《礼记》管这个叫太牢,算是中国古代敬神祭祖最高祭品。
普通老百姓过日子都得精打细算,一颗猪头就全代表了。为什么猪头这么重要的呢?中国人现在还有句吉祥话叫“六畜兴旺”,都是哪六畜呢?民间说法是猪,牛,羊,马,鸡,狗。猪排在第一,属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牲畜。
老话说得好,心到神知,上供人吃。猪头供了半天神,说到底,撤下来还是人炖着吃。现在猪头肉大伙儿都愿意吃,卖得比猪肉,以前不是这样,猪头,猪蹄子都算下水,价钱很便宜,也算穷人乐的范畴。
扬州猪头宴的起源就有个故事。说的是两百多年以前,当地法海寺有几个小和尚,吃素吃得实在受不了了,正经肉又买不起,几个人凑钱,买了个猪头。猪头买回来,又不敢去厨房大张旗鼓地炖,怕老方丈闻见。小和尚们也挺聪明,买个新夜壶,把猪头肉放在里边,加上各种作料,夜壶外头拿荷叶裹几层,再用黄泥糊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