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认知天性,不由得各种爽快,打通认知提升任督二脉的畅快感。
如下是制作导图前通过检索练习做的小结,分享成长,共同进步。
何为学习力学习的关键三步是什么?
1. 编码:短期记忆
2. 巩固:长期记忆
3. 检索:学习力本质
编码
大脑是把感官感知到的东西转化为有意义的心理表征的,这个过程叫作编码,同时把大脑中的这种新表征称为记忆痕迹,它就好比我们摘记的笔记或便签上的几句话,是短期记忆。
巩固
把这类心理表征强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被人们称为巩固。
新学到的东西并不稳固:其含义并未完全形成,因此会被轻易改变。
在巩固过程中,大脑会识别并稳定记忆痕迹,这可能会需要数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而且涉及对新资料的深层次处理。
科学家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会重放或重新演练学到的东西,赋予其含义,填补空白,并把新知识和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和已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其他知识关联起来。
理解新知识的前提就是具备已知。
另外,巩固也非常讲究搭建新旧知识间的关联。
巩固与萝卜阅读理解的部分基本一致,但又不同。
巩固强调将新知与过去的经验联系,和已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其他知识关联,通过检索再巩固知识的组织,强化和修改。
主要讲一下应用方法:
• 细化
细化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
细化=理解新知+关联已知
• 生成
尝试解答一道题目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坐等信息或解决方案出现,这种行为被称为“生成”。
在测验中,想出一个答案要比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更有利于学习。强迫自己写一篇短文还会让资料被记得更牢固。克服这类小困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学生们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思考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提供的知识。
生成=主动解决问题
• 反思
花几分钟,复习一下从一段经历中(或是最近的一堂课上)学到了什么,再拿一些问题考考自己,这种活动被称作“反思”。
在完成一节课或一次阅读作业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哪些是相关的例子?如何把这些内容和我的已知联系起来?在练习过新知识或新技能后,你可以问自己,哪些是做得好的?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要想进一步精通,我需要做些什么,或者下次我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反思涉及我们刚讨论的认知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
这里包括检索(回忆最近学到的知识)、细化(例如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用自己的话重述核心观点),以及生成(例如在心里、在行动上演练一下下次可以做哪些不同的事情)。
现在课堂上流行一种名叫“以写促学”的反思形式,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来反思最近一堂课的主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主要观点,并把它们和课上涉及的其他概念联系起来,联系课外的内容也可以。
反思=4步骤
• 校准
是比对自己的判断和客观反馈,看看你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从而避免被精通的假象所迷惑。
在接受测验的时候,这种假象会让许多学习者措手不及。
比如把对文章的流利阅读误认为对根本内容的掌握。
简单来说,校准就是用客观的工具消除假象,调整你的判断,使之更好地反映现实。
目的是确保你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校准=自测,考试,纠正性反馈
• 助记
记忆术能提高记忆力,本书也提到了记忆宫殿,挂钩法,联想记忆等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学习。
助记 = 记忆术 vs 遗忘
以上巩固阶段的不同方式其实都有一个最终的目标,就是形成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
一套彼此相关的概念或一系列运动技能被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简单来说,将所有基本技能结合成一套模式,也就是做事情的技能,比如画一副画,开车等。
这也是很多书中的理念,比如学习之道的模块化知识,跃迁里的知识晶体等概念。
检索
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最好的检索其实就是考试。
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主动检索,也就是多去做自我检测,你的记忆就会得到强化。
想让学习成果牢固可靠,我们要做两件事情。
首先,在把短期记忆重新编码并巩固成长期记忆的时候,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做扎实。
其次,我们必须把这些资料与不同种类的线索联系起来,以便我们今后回忆这些知识时能够游刃有余。
掌握有效的检索线索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而这个方面经常被人们忽视。
这项任务不仅仅是把知识转化为记忆——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检索知识,和学习本身一样重要。
即便有人教我们打绳结,我们还是记不住方法,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练习,也没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只要有亲身体会,再加上时不时的练习,重要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就不会被遗忘。
掌握了认知天性的框架,就等于踏上了学习成长正确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