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暑假21天读写打卡第十一天:读《樛木》

暑假21天读写打卡第十一天:读《樛木》

作者: 善为士者不武 | 来源:发表于2022-07-24 11:46 被阅读0次

《樛木》是《诗经·周南》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是祝贺新婚男子的赞歌。诗中大量采用比兴手法,表现了汉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福习俗。《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民歌。诗人先以葛藟缠绕樛木,比喻女子嫁给丈夫。然后为新郎祝福,希望他能有幸福、美满的生活。诗凡三章,每章只改易二字,句式整饬,以群歌叠唱的形式表达出喜庆祝颂之情!

这首诗产生的背景是: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这一篇《樛木》很好的表现了西周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纯朴的民风。

《诗经》中的"兴"语往往兼有"比"义,《樛木》就是如此。"兴"者起也,"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从这一解说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二句,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兴"体。后二章每章只改动二字,大体意思与首章相近,运用的是"国风"常用的"叠章"形式。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感情。故从"兴"之引起的"所咏之词"看,这乃是一首为"君子"祝"福"的歌。

祝福,总是美好的。无论是送给新婚之人的“百年好合”“幸福一生”,还是送给亲朋好友的“生日快乐”“健康常在”,亦或是新年时的“万事如意,财源滚滚”,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望。

相关文章

  • 暑假21天读写打卡第十一天:读《樛木》

    《樛木》是《诗经·周南》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是祝贺新婚男子的赞歌。诗中大量采用比兴手法,表现了汉民族淳朴...

  • 我读《诗经》第一天:《樛木》

    樛木南有樛(jiu)木,葛藟(lei)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

  • 诗经连载3

    国风.周南 樛木 南有樛木 葛藟累之 ...

  • 诗经少写

    樛木 先秦:佚名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

  • 诗经.樛木 木兰溪语(八)

    樛木 先秦:佚名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

  • 《诗经·国风·周南二》

    4《樛木》 【原文】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

  • 诗经-国风-樛木

    樛木 先秦:佚名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

  • 花一年的时间读一本诗经04丨国风·周南·樛木

    04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

  • 诗经-樛木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 读一遍《诗经》有多难(7)

    04 樛木(国风 周南) 南有樛木 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 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 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 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暑假21天读写打卡第十一天:读《樛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eg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