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佩服,那些事业上又成功,又懂得如何经营好家庭,养育好孩子的女神。最近看得书《时间看得见》的作者王潇就是其中一位,她的育儿理念自己非常的认同,而且自己也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上走,很有感触。
从生育那刻,成长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
第一次当妈的人都一样,育儿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是在试错。孩子只能成长一次,我们永远无法知道,重新来过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结果。但我知道,如果自己不断的成长,换一种自己一路走来的教育方式,孩子将来一定会不同。
如果没有学习,那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自己一路成长过来,父母给我们带来的固定模式和思维方式。所以在生下孩子后,我把自己作为参考样本,努力回忆自己童年的喜怒哀乐及其产生的原因,回忆童年的哪些事情,对今天的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至少可以在孩子边成长的过程当中,边自己先做好这些事情。
1.帮助孩子播种终身受益的习惯
在我认识的厉害人当中,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早就建立了自我成长体系。比如说很小就有阅读、锻炼身体、早起的习惯等。这些习惯来源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思维方式。
孩子是父母的监控器,父母做什么,孩子就会做什么。如果我们整天在家看电视玩手机,那么孩子的世界里就会觉得电视和手机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整天看书,那么孩子也会跟着看书。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问一下孩子:“宝贝,你觉得爸爸妈妈整天拿手机是用来做什么事情啊?”孩子的答案,也许跟你想得不一样哦。
所以父母的习惯,决定了孩子的习惯。
2.对女孩,破除性别的限制,就是破除了她更多选择的限制。
以前我也一直在纠结:女孩子就一定要买那些公主、芭比娃娃、毛茸茸的玩具,当女儿选择一些汽车、枪的时候,有时候我也会买,但是大多数也是会说服她买那些女孩子玩得玩具。
我应该学习作者那样的教育,保持更开放的心态,让自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只要是她好奇的,可控的安全范围内,就尊重她可能感兴趣的东西。
3.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并体验做选择和做决定的感觉。
幼儿园的很多业余兴趣班,我一般会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她自己选择,她一旦决定就鼓励她,这样她就会体验到这个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自己体会最深刻的事,舞蹈老师给布置了“21天的习惯养成”打卡,每天都非常积极的完成,而且有时候我忘记了,她自己都会提醒我。
4.必须全情和孩子一起玩,不能敷衍
与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就是孩子探索新事物和培养亲子关系的最佳时刻。不要觉得跟小孩子玩游戏会非常的幼稚,没有沉浸在儿童时期的自己投入到游戏中,与孩子经历同样的故事,才会更加了解孩子,并且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爱心。
5.让情绪稳定成为一种习惯,并多鼓励孩子
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家里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爸爸就会对妈妈发脾气,我的感觉:爸爸太严厉了,而且经常都是打击我们。至今还记得,我上初中时,有一次因为受到爸爸的打击,在要去学校前,写了一封信放在窗台给爸爸,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当自己为人父母时,我开始学习情绪管理,并且用鼓励的方式来教养女儿,让她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学着去体会别人的感受。现在4岁了,她会在饭桌上,夸她奶奶做得饭好吃,在受到表扬时,会说“谢谢妈妈夸我”。
当然我们都不是圣人,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发脾气。这时候我们只要保持正念,遇到自己发脾气就可以了。然后事后找孩子沟通,渐渐地让自己修炼成为情绪的主人。
可见我们的原生家庭是注定的,我们会从这里出发,带着好或者不好的影响。在自己的成长中,甚至到下一代的成长中,我们才有机会去修正这一切。
重要的是我们在每一天,每一点上都有意去修正,渐渐接近目标。
播种动机,可以改变行为;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培育人格;播种人格,可以掌握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