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书摘
摘抄:生命和死亡

摘抄:生命和死亡

作者: 白明丽 | 来源:发表于2023-09-02 23:20 被阅读0次

    生命是有意义的,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特殊的使命,坚信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驳斥“反正都是要死,不如不活”这一宿命论想法。

    为了阐释这一点,我想再次谈及英格玛·博格曼令人难忘的电影《野草莓》。电影以伊萨克·博格的一个噩梦开场。

    梦里满是死亡的象征,一个送葬队伍、没有指针的钟(象征着时间正被耗尽)。

    伊萨克·博格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他从梦中惊醒,害怕得几乎不能动弹,于是大声说:“我叫伊萨克·博格。我还活着。我76岁。我真的感觉非常好。”

    醒来后,伊萨克企图忘掉噩梦想要告诉他的东西:他离死亡很近了。

    于是,他再次申明他还活着以及他是谁。

    伊萨克担心再做噩梦、再次碰到死人,怎么也睡不着。

    于是,他把全家叫醒,决定从斯德哥尔摩开车前往兰德,在兰德的一所大学里,他的自我将得到一次巨大的肯定——他将获得荣誉博士学位。

    他需要马上让这件事情变成现实,他要证明自己还活着,要加强自尊感,驱走正在浮现的死亡焦虑。告诉他他正在接近死亡的噩梦,似乎增强了他进行自我肯定的需要,也增强了他趁着还有时间,赶快修复与家人矛盾重重的关系的需要,尤其是重新与儿子建立关系。

    电影中的这段特写,阐释了我们行为的目的——与自我肯定、自尊以及死亡焦虑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我们必须记住——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我们对死亡的认识还很抽象。

    正如弗洛伊德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一直扮演着观众的角色,即使在考虑自身的死亡时。就像伊凡·伊里奇所发现的那样,只有在将死之时,只有当我们的身体严重衰竭时,死亡才变得具象起来。

    但是,不管我们是不是观众,我们心头一直萦绕着对孤独和终极分离的焦虑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生命和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prudtx.html